陶傑:中國人政治的「2 號」問題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鬧出比梁振英時代更嚴重十倍的中國危機,卻至今為止一直不必下台。

固然是中國之面子因素第一。另一原因是林鄭下台,中港兩地,人人你眼傻看我眼,都問:誰可以繼任?

確實,林鄭下,誰可接上,這個人,又要是習近平本人認識和信任的人,是令中國相當頭痛的問題。

在這方面,林鄭無可否認比她的前任梁振英有一點政治智慧。

梁振英上台,汲收了董建華突然被下令「腳痛辭職」,第二號人物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後備自動頂上接班的經驗;委任政務司司長人選,要確保此一第二號人物,要像毛澤東防林彪一樣,不可比自己能幹,不可以搶風頭,不可以贏得比自己更高的「民望」,不可以成為自己半途下馬的「後備車胎」。

當年梁振英之所以選擇林鄭,其中一個原因是林鄭早已表明心灰意冷「回英國退休」。

加上這位女士,雖然是曾蔭權馬房,聲稱「好打得」,但只是一個執行出色的第二號人物。當時的她有自知之明,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條命,能坐得正,所以一度聲稱要退休,與家庭回英國長居,因為她以前在英國時,是「最快樂的日子」。

意識如此親英,中國理應不會放心這個小女人。如何選副座?當年李登輝做台灣總統,起用平庸而沉默的李元簇做副總統。因為李登輝要做大事,也吸收了 1948 年蔣介石的教訓,為勢所迫下野之後有一個李宗仁來做代總統。

但梁振英看錯了一步。經董建華一擁抱,習大大相信了,林鄭月娥由五年的愁眉苦臉變成笑逐顏開,「回英國退休」當做一風吹,榮登女特首寶座。

林鄭坐上去,又豈不知當初自己如何有此機會?於是也汲收教訓,委任一個在她眼中「好蠢」而且「頗懶」(兩皆政務官圈子中傳出的評語)的張建宗做政務司司長,以防不測,令張建宗無法被中國看中而接替。

果然人算不如天算,林鄭闖出大禍,其立即下台之政治需要,比梁振英當年更逼切。然而林鄭這步棋確實發揮功效,面對張建宗,習近平頗為躊躇,真的挑選不下手。

這樣一來,林鄭確實可以 Buy Time,加上中國的面子心理,最危險的時刻,位置反而最安全。

此一「用人藝術」,一反中國文化傳統。戰國的燕昭王,起用魏國的武士樂毅帶兵討伐齊國。燕昭王逝世之後,兒子惠王即位與樂毅不和,方始在陣前撤換,令樂毅投奔趙國,避免殺身之過。

燕國是七國中的弱國,因此昭王知道要用一個強將。後來的越王勾踐,也倚重謀臣范蠡。中國文化春秋戰國的時候最輝煌,主君用人,不怕用真的人才。唐太宗用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魏徵,俱知人而用,與今日香港特區林鄭月娥那個「問責班子」,一干動不動就記者會一字型排出來的「人才」,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及後國勢衰落,明代于謙和袁崇煥,相繼悲劇收場,漸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奴才擦鞋文化。自此才會出一個「阿一」之後,只能起用一個俯首貼耳的「阿二」,「阿二」只能是庸才。毛澤東的「阿三」周恩來,要拼命收藏自己,表現得有如一隻狗。

香港的港督,由麥理浩到衛奕信,第二號人物布政司,由姬達、夏鼎基到霍德,個個都是強人。彭定康則起用陳方安生,是為了安排過渡。

自主權移交之後,董建華被陳方安生咬了一口,「二號」即要由太監宮女中挑選。即令香港這輛汽車,一拋錨,車胎漏氣,就沒有了後備胎。

當然,終極責任不是林鄭,因為張建宗這位政務司司長,畢竟是中國國家主席「實質委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