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的影響:人才流失和專業水平下降

A+A-
圖片來源:Bertha Wa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香港正面對回歸以來,規模最大的移民潮。2019 至 2021 這三年間,香港人口淨流出已超過 13 萬。而在第五波疫情下,香港 2022 年一季度人口淨流出更高達 14 萬。這班移民中不乏中產專業人士,以及年青人,很多人著眼移民潮的經濟影響,但現時研究也指出人才流失對社會的衝擊,特別是專業水平的下降,對民生造成影響。

人才流失的英文,可以有趣地寫成「brain drain」,字面翻譯是「腦筋外流」。根據意大利地理學家 Brandi Maria Carolina考究,這個詞語源自於 1963 年英國皇家學會用來形容二戰以來,大批英國科學家移民到美國,嚴重打擊當地經濟的情況。在 1941 年到 1950 年,共有 13.9 萬英國人移居美國。綜觀整個歐洲,由二戰爆發到 1954 年,足足有 500 萬人前往美國定居,數字相當於瑞士的全國人口,人才流失相當嚴重。

人才流失無疑打擊了歐洲的專業發展,由科研到文化等各個領域,質素都下降,同時令美國強勢崛起。二戰前,整個經濟學研究的霸權中心位於英格蘭的鐵三角 —— 倫敦、牛津、劍橋。二戰後重心就轉移到美國,移民潮為當地帶來一些史上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例如 197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riedrich Hayek)。當然,研究範圍不局限於經濟學,還延伸到各個科學和人文社科領域,也令美國確立了今天學術大國的地位。

到現時,人才流失一詞,更常用於形容發展中國家的精英,遷移到發達國家的情況。Carolina 提出了「逆向技術轉移」(reverse technological transfer)的問題,很多國家投放了大量資源在教育和科研,希望建設社會,但培訓崛來的人才,最終卻跑到了發達國家,當中在冷戰結束後,一眾東歐國家就是例子。也有研究警告,移民潮會令人才浪費(brain waste),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異擴大,而且影響全面,包括教育、經濟、科研、政治、藝術,甚至是倫理水平。

有研究就關注移民潮對醫療體系的衝擊,2010 年,有馬來西亞和尼日利亞學者在醫學期刊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in Africa 呼籲關注移民潮造成的公共衛生危機。最直接的影響是人才短缺,在 2006 年,美國超過 25% 的醫生於海外受訓,醫生與人口比例為 280:100,000,可是一些外流潮嚴重的國家,例如非洲,醫生與人口比率為 13:100,000。他們到了海外未必會繼續從事醫療行業,但為了生計也毅然出國。另外醫療培訓也受到影響,當年輕精英都到外地工作,當地就只剩下年邁的一群人。

2018 年,歐盟區域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發表的報告,整合了多項研究,列舉出移民潮的多項影響,包括人力資源萎縮、人才/技術短缺、缺乏創新和技術應用之動能、勞動市場改變(工資下降)、財政影響(減少稅收收入)、市場規模縮小(消費力下降)、經濟放緩、生產力放緩、公共服務成本上升等等。可見,若果一個地方出現持續移民潮,對社會各人的影響貼身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