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

|共34篇|

【展覽】林靖風「孤獨三部曲」最終章 ——「孤獨的優雅」

林靖風(Cyrus Lamprecht)策劃的「孤獨三部曲」,由年初的「孤獨之紗」,到上回的「孤獨之宮」,其三部曲近日於 JPS Gallery 迎來終章「孤獨的優雅」。策展人邀請了 12 位香港藝術家,如門小雷、李思汝、b.wing、鄺詠君、廖紫婷等,以建築物、風景、人像及抽象作品,描繪各自的心理狀態,引領觀賞者經歷一段從家中走到街上的日常行程。

對抗「孤獨流行病」,重新審視交友偏好

研究顯示,良好的朋友關係,有助人們更快從疾病和手術中康復;於青少年、為人父母或老年階段,孤獨感均較低。這些研究大多針對交友帶來的好處,卻較少涉及如何建立友誼。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 Jessica D. Ayers 近日於網上撰文,重新探討人們的擇友偏好,或有助對抗孤獨流行病。

日本人獨自吃飯,食得更少

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有時會覺得日本食物分量較細,畢竟飲食文化和習慣不同,本地人眼中的正常餐食,對他國人來說或者未能飽腹。不過另一方面,日本人確實愈吃愈少,民眾人均卡路里攝取量從 2007 年的 1,911 卡路里,輕微下滑至 2017 年的 1,907 卡路里,原因可能與人口老化、獨居生活人數增加有關。

到杳無人煙之地工作的好處

疫情讓遙距工作普及,更成為部分人的新常態。有的人喜歡在家工作可以多睡一會、更輕鬆分配工作和休息時間,享受獨自的安寧。不過作為社會性動物,要是工作場所變成人跡難至的地方,相信就不是人人可以接受。偏偏有人享受在南極、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等冷清地方默默工作,樂得清淨。

表面的平和:潛伏日本社會的「無敵之人」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案發至今國內外議論不絕,知名人士亦紛紛發表意見,其中大型網上討論區 2channel(2ちゃんねる)創辦人西村博之形容槍手山上徹也為「無敵之人」的言論,廣受網民注目。帖文一出隨即成為 Twitter 的熱門話題,「讀賣新聞」等媒體亦請來專家分析,解構社會弱者何以成為安全隱患。

英國醫學期刊:寂寞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由年底的聖誕、除夕,再到 2 月 14 日的情人節,節慶一個接一個,能夠跟摯愛一起過固然是幸福美滿,可是對某些人來講,每逢佳節卻是倍感寂寞。今年 2 月,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發表編輯評論,形容寂寞已經成為一場公共衛生危機,需要各界正視。

【北京冬奧】要贏人,先要斷六親

北京奧運快將揭幕,全球數千健兒正進行終極備戰,以及極力避免染疫,確保順利出賽。很多選手為此「斷六親」、改變訓練方式,甚至停止一切無關比賽的活動。但眼見變種病毒 Omicron 肆虐,本已孤單無助的他們,更添不安和壓力。要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在競技場上充分發揮,成為運動員的最後以及最大挑戰。

極權主義助燃劑:孤獨

極權主義不單是關乎權力分配的政治制度,整套制度也支配著社會各人之間的關係,消滅人們的多元性和獨特性,入侵人類心靈最私密的領域。巴德學院政治哲學教授 Samantha Rose Hill 就撰文與讀者重新探索思想家漢娜鄂蘭的著作,了解極權主義如何滋長並寄生於人們的孤獨感當中。

宵禁之下:留學生渴望工作,更渴望回校見人

法國的大學學費及宿費相宜,很多課程每年註冊費亦少於 300 美元,因而吸引很多出身微寒的外國青年入讀,追求知識並交朋結友,開闊自己眼界。這些留學生仰賴咖啡師、侍應及店員等服務業兼職,以支付學費、房租及生活開銷,但疫症大流行重挫經濟,各間院校亦改為網上授課,留學生沒了收入亦沒了社交,承受著經濟及心理的雙重打擊。他們不只渴望工作,還渴望回校見人。

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南極探險家如何渡過漆黑孤寂的寒冬

無論是溫度抑或政經狀況,香港都踏入寒冬,相信每天早上,你我都不想離開被窩。南極是地球上其中一個氣候最極端的地方,每年一半時間沒有日照,冬季平均只有攝氏零下 49 度。地理雜誌 Atlas Obscura 就與大家回顧,在上世紀初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南極探險家如何面對嚴寒、黑暗,還有孤寂。

疫症大流行,催生無朋友的男人

男人老狗,三五成群,不是喝酒就是看球,頂多抱怨一下工作,再聊聊名車美女。但武漢肺炎爆發後,無法再去酒吧,也沒愛隊可捧,他們至此驚覺,過去稱兄道弟的日子,原來都只在風花雪月。真正困擾自己的前途、感情甚至健康問題,卻礙於面子而從未多說。如今才想跟知己談心,是否為時未晚?

每逢週末…… 倍孤單?

難得週末,理應與三五知己暢聚一番,但有人偏偏喜歡將自己「收收埋埋」而不願交際,吃飯、逛街、看電影也是獨自一人的事。然而回到工作天,一切社交皆回復正常…… 是雙重人格作祟嗎?非也。英國「衛報」結合讀者經歷指出,這是一種只會在星期六、日「發作」的心病 ── 「週末孤獨症(Weekend Loneliness)」。

與世隔絕:中國農村老人的現實

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數十年,埋下了許多社會問題,隨時間過去終於浮現,其中一項便是人口老化。特別是居住在農村落後地區的老人,長期與世隔絕,忍受著艱難的晚年生活。最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就訪問了其中幾位。

孤獨的經歷,帶來了治療孤獨的藥物

從前孤獨是一種態度,現在孤獨已漸成「流行病」,像抑鬱、焦慮一樣,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克服,不好好處理,只會誘發更多疾病。但不同情緒問題都有藥可治,唯獨是孤獨沒有。幸而據「衛報」報道,有望治療孤獨感覺的藥物,正由一名飽嚐孤獨的女性進行前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