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孤獨流行病」,重新審視交友偏好

A+A-
圖片來源:rui vale sousa/Shutterstock

研究顯示,良好的朋友關係,有助人們更快從疾病和手術中康復;於青少年、為人父母或老年階段,孤獨感均較低。這些研究大多針對交友帶來的好處,卻較少涉及如何建立友誼。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助理教授 Jessica D. Ayers 近日於網上撰文,重新探討人們的擇友偏好,或有助對抗孤獨流行病。

關於擇友的傳統觀念

行為學家普遍認為,人們傾向與自己相似熟悉,和距離較近的人建立友誼,心理學上稱為「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人們會純粹因熟悉某事物而產生好感。另外也有研究根據性別劃分:女性偏好一對一著重情感交流面對面的聯繫方式;男性更喜歡多人參與、具明確目標的群體活動,例如一起打球。

重新審視擇友基礎

但傳統觀點忽略了個人特質的影響,而且每個人身邊或不乏符合上述假設的人,但往往只有少數能結為好友,因而不足以解釋人們的擇友偏好。過去 10 年,社會學家開始作更深入探討,發現人們對忠誠、可靠熱情的朋友有強烈偏好;亦較喜歡跟有助解決困難慷慨和關心自己的人建立友誼。這些偏好有助人們在充滿各種可能的交友圈中,找到最理想的朋友。

社會學家發現,撇除以性別劃分,並基於不同程度的情感交流,以及各種聯誼目的和方式作考慮時,因性別而異的情況大為減少。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更專注於對朋友的需求;換言之,人們是基於個人偏好,投向最能滿足特定社交需求的人。這些偏好正是建立一段有益身心的友誼之關鍵。為此,Ayers 整理出一些交友建議:

  1. 確立個人價值觀和喜好的活動類型等,有助找到合適的交友人選。
  2. 耐心培養友誼。研究顯示,人們需要 30 小時互動才能成為普通朋友;好朋友需要 140 小時;知己需要 300 小時。
  3. 反問自己能為朋友帶來甚麼。研究表明,展示自己擁有人們嚮往的朋友特質,將有助建立更美滿友誼

了解友誼,對抗孤獨

認清個人交友偏好,不但有助建立友誼、減輕孤獨感,更與公共健康攸關。最新調查發現,擁有親密朋友關係的男性人數大幅下降自殺率亦較女性更高

美國衛生局亦就「對抗孤獨流行病」為公共政策和基礎設施提供建議。例如公園、圖書館和遊樂場等社區空間,較適合於多數女性所偏好的一對一、著重情感交流的社交方式;但對具有典型男性偏好的人來說,則以區域體育館和其他團隊活動場所較佳。

Ayers 認為,政策制訂者如能多了解人們對人際關係的需求,將有助發掘更多途徑,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繫,一起對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