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

|共27篇|

避開制裁,北韓海上走私石油靠香港?

北韓在國際制裁的壓力下仍能持續製造核武,助力之一是走私賺的外匯。英國「金融時報」早前的調查報道,揭露有香港和澳門商人協助北韓走數十萬桶石油,為金正恩政權提供經濟支持,涉嫌違反聯合國制裁。

金正恩導彈威脅下,日本朝鮮學校步向末路?

金正恩最近瘋狂試射導彈,構成日本重大安全威脅,波及到戰後遺留至今的在日朝鮮人問題。日本全國尚存 63 間朝鮮學校,為朝鮮後代提供北韓式教育,近來頻頻受到恐嚇及抗議,加上東京政府修例,令經費不足的朝鮮學校正骨牌式倒閉。

北韓警察腐敗,成就市場活動

北韓實行計劃經濟,理論上所有財產都屬於國家。北韓警察如到市場巡邏,大可拘捕當中每一個人,因為全在進行私人買賣活動。然而,本屬非法的私營經濟,實際上卻是一股重要經濟力量。警員不會執法,以免牽連甚廣,更何況他們本人亦一直從這些「違法」經濟活動獲利。

尹錫悅為何重新調查文在寅強制遣返北韓漁民?

2019 年 11 月,時任文在寅政府曾強制遣返兩名據指殺害了 16 名船員的北韓漁民,在板門店將之移交北韓當局。現任南韓總統尹錫悅的辦公室週三發表聲明,譴責這宗「可怕事件」,指當日遣返涉及「反人類罪」,將徹底調查。同日,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突擊調查國家情報院(NIS),取去與案件有關的文件等資料。遣返北韓人涉及人道問題,但尹錫悅政府調查事件,也令政界及人們疑慮是否為政治報復。

【北韓大發燒】造就不合比例疫情的金氏奇跡

北韓 5 月承認國內出現 COVID 病例,往後以「發燒」數字公佈疫情走勢。根據官方數據,自 4 月以來,全國 2,500 萬人口中,發燒患者總數上升至 336 萬,截至上週五,死亡人數為 69 人。然而,專家及觀察人士質疑,大量人口染疫的情況下,北韓宣稱的死亡數字及比例極低,這個帳面上 0.002% 的死亡率,低於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南韓東西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授 Justin Fendos 就認為,北韓「發燒」或死亡數字值得質疑。

【北韓疫情】要核武,還是要疫苗?

北韓上週四首度確認國內 COVID 病例,是兩年多來不曾公佈病例的「零的突破」。儘管當地未有提及確診數字,但官方已下令嚴格封鎖全國。一日後,平壤終於表示,自 4 月下旬以來,全國超過 35 萬發燒病例,目前有 187,800 人正在接受隔離及治療。北韓曾拒絕主要由西方國家支援的 COVAX 疫苗分享計劃,與中國提供的科興疫苗。「華爾街日報」報道,北韓是次可能不得不接受他國的人道援助,但同時卻不太可能放棄核武計劃。

曾經冒死逃離極權,如今卻冒死回家的「歸北者」

金氏王朝治下的北韓,是全球最封閉獨裁的國度。在自我孤立和國際制裁下,北韓經濟長期崩潰,飢荒問題嚴重,加上政府以極權高壓管治,很多北韓人都希望逃離家園,尋找一線生機。可是,2022 年元旦卻出現一宗罕有案件,有「脫北者」冒死跨越非軍事區重返北韓。巴拉福特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Christoph Bluth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歸北者」的心理。

天堂在北韓:力主崇拜朝鮮的尼泊爾人

1965 年,主體思想(Juche)正式成為北韓官方意識形態。主體思想誕生於北韓,似乎為當地獨有,不過主力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報道,遠在南亞尼泊爾中部的城鎮巴克塔普爾,近 30 年來一直由尼泊爾工農黨(NWPP)管治,其領導人便在當地大力提倡北韓模式。

和平統一共識,正在南韓社會淡化?

從近期電影「絕路狂逃」,講述南北韓外交官放下猜疑合力逃出索馬里,到大熱劇集「魷魚遊戲」裡拚命求存的脫北少女,韓國影視作品不乏觸及兩韓的情節或題材。而自朝鮮半島分裂以來,統一意識亦一直存在。不過,2018 年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研究生獎學金得主、專門研究南韓政治的 Dylan Stent 認為,在過去幾年間,南韓政界與民間的和平統一共識,其實正在減弱。

意識形態教育從娃娃抓起 —— 北韓兒童 MV

北韓近期強烈抵制南韓流行文化。今年 7 月,「勞動新聞」一篇文章更指「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的鬥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年輕人即使唱歌跳舞,也要唱出符合時代需要、民族情懷的旋律和節奏,弘揚我們的文化風貌」。專注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報道,北韓當局全力消除國內「危險」的外國影響之際,也推出一系列全新青少年名曲 MV,用音樂號召新一代國民擁護國家的意識形態。

通過審查的北韓電影「平壤怪獸」

北韓第二代領袖金正日是一名電影迷,身兼導演、製片人、電影理論家等身份的他,希望國內所有電影都按照他屬意的意識形態製作;為了拍好北韓電影,金正日更在 1978 年綁架南韓著名女演員崔銀姬和導演申相玉。北韓電影自有一番嚴格審查,然而申相玉逃出北韓前最後一部電影、日後被部分西方人士解讀為抨擊「金日成挾持人民革命」的「平壤怪獸」(Pulgasari),1985 年竟能通過金正日法眼,順利上映。

北韓糧食危機,士兵也要搶劫

金正恩今年 6 月承認,北韓面臨日趨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期的報告估計,北韓今年糧食將短缺約 860,000 噸,即大約兩個月的需求。有新聞機構據北韓國內消息指,餓死及乞糧的兒童和老人增加。不過,平民面對的饑荒問題可能更嚴重,因為同樣挨餓的士兵,會搶掠平民的財物和糧食。

疫症使北韓變得更危險?

朝鮮變得愈來愈孤立,是一場潛在的人道災難。2020 年全年,朝鮮與中國的貿易水平下降 80% 至 90%。據當地一些大使館稱,購買生活必需品如麵粉、植物油和糖也變得困難,服裝或鞋類等非必需品更加匱乏。 由於缺乏進口材料或資源,許多企業陷入停頓,失業率大升,有關飢荒爆發的謠言更是不絕於耳。

疫症再加制裁,令北韓男女地位逆轉

大韓民族素有「大男人」的刻板印象,但本月有日媒及北韓消息人士指,平壤男女的地位出現逆轉跡象。妻子成為養夫活兒的經濟支柱,堂堂「一家之主」的男士反而擔起家務,有些人更去「吃軟飯」,照顧獨身女性的起居飲食甚至性生活。這種令外界詫異的變化,與國際制裁不無關係。

美色誘惑 —— 南韓 80 年代反北韓宣傳單張

南韓的「禁止散發反北韓傳單法」將在本月底生效。韓戰停戰以來,韓國人向朝鮮邊境放熱氣球散播宣傳單張的心理戰場面也許不復見。談到反北韓傳單心理戰,80 年代的南韓,曾興起向北韓投放美女照片傳單,嘗試以美人計分散北韓士兵注意力及招降。

整肅北韓學生結黨營私 —— 槍決

勞動黨治下的北韓,多年來一直被指涉嫌製毒及印假美鈔,而近年的暗殺金正男事件,更被媒體形容其行徑猶如黑手黨。勞動黨身為北韓「唯一字頭」,自然容不下任何團夥。據總部位於首爾的媒體「每日北韓」(Daily NK)報道,近日有 4 名平壤醫學大學學生因性侵犯事件被判槍決。「亞洲時報在線」(Asia Times)撰稿人 Bradley K. Martin 認為,是次處分極為嚴厲,跟政權提防暴力團夥出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