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

|共62篇|

百事可樂下錯的賭注:蘇聯繁榮穩定、經濟改革商機無限

1989 年蘇聯政治劇變之際,美國百事可樂高層卻堅信有危必有機,看好蘇聯改革開放潛力,於是大膽投資數十億美元,代蘇聯處置多艘陳舊船艦、又簽署多份商業協議,以換取未來無限商機,奈何蘇共撐不到兩年便倒台。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政治科學助理教授 Paul Musgrave 在「外交政策」雜誌撰文,重組故事背後耐人尋味的歷史。

【二戰秘史】猶太難民加入美軍,任務卻是侍奉納粹精英?

一群逃離納粹德國的猶太難民,二戰時加入美軍,一心要親手消滅納粹黨,卻因通曉德語而獲派秘密任務,專門服侍被俘虜的納粹精英,以收集情報及使他們歸化美國。Netflix 最新半動畫紀錄片「絕密戰俘營:納粹精英在美國」(Camp Confidential: America’s Secret Nazis)就揭開這段秘史,猶太老兵憶述全家被納粹黨所殺,自己卻要奉命娛樂納粹精英,箇中精神折磨近乎把人逼瘋。

黑絲帶日:全球反極權運動

今天是國際黑絲帶日(Black Ribbon Day),不論是黃絲藍絲,也可一同以黑絲悼念納粹德國、蘇聯及其他極權暴政下的受難者。這場如今遍及歐美多國的運動,是在 1980 年代由流亡加拿大的社運素人所發起,以追究 1939 年蘇聯與納粹勾結的歷史責任,令東歐多國流亡人士連成一線,最終更啟發同日著名的「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示威運動。

收受美國資金建造的香港村落:美經援村

如今我們都知道,收受外國資金是犯法行為,但半個世紀以前,香港確曾接受美國巨額善款,在大埔、長洲、馬灣等多處興建村落,部分取名「美經援村」(CARE Village),鄉事委員會亦曾在建村計劃擔當要角。究竟來自美加的善款,何以落到新界鄉間和偏遠離島?背後如何反映美國在冷戰時期的部署?

體操天后對蘇聯侵略的無聲抗議

國際奧委會向來嚴禁在運動場上示威,但歷來都有選手不惜犧牲前途,在舉世矚目的頒獎台表達政治訊息。1968 年墨西哥奧運前夕,蘇聯大軍輾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捷克體操天后恰斯拉夫斯卡(Věra Čáslavská)便在奧運頒獎台上無聲抗議 —— 蘇聯國旗升起、國歌起奏,恰斯拉夫斯卡別過臉以作蔑視,成功引起國際關注,但她的體育事業也戛然而止,直至共產政權垮台才再度活躍。

共產鐵幕下的書展:讀者、書商與國安部門的角力戰場

書展,看似是尋常不過的文化活動,對共產鐵幕下的東德人而言,卻是窺探世界的僅有窗口。在東德舉行的萊比錫書展,讀者會組團抄錄西德書籍,甚至冒險偷書;部分西德書商熟視無睹,故意讓書籍流入東德;國安部門則派秘密警察滲透,令書展成為文化冷戰的攻防最前線。

收買間諜要多少錢?

盜竊或刺探國家機密的間諜,想當然屬高風險工作。冷戰時代,蘇聯便有紀錄曾處決為美國情報機關效命的雙重間諜。間諜面對人身安全威脅,以重金厚酬換取他們高風險付出,聽來合理,不過有媒體就報道,事實未必如此 —— 收買一名間諜的開支,花費可能不高。

突然的政權轉型:重溫 80 年代共產陣營劇變

很多人認為專制政權變得愈來愈聰明,不單擁有龐大的資源,又有無孔不入的監控技巧;而一些民主地區的政府卻愈來愈不堪,部分甚至走向專制,使很多人感嘆民主已死。香港經歷了一年的反送中民主運動,看似未爭取到甚麼東西,加上「國安法」殺到,更使人感到絕望,但歷史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政權亦有機會產生劇變。

舊冷戰從未結束,共產主義一直勝利中

早在去年 12 月,史丹福大學的知名經濟史學家 Niall Ferguson 就在「紐約時報」撰文,宣佈世界已進入新冷戰時代。很多台灣和香港媒體都認同有關觀點,有評論人更認為新冷戰或會比舊冷戰來得更凶險。可是,威爾克斯大學的政治學教授 Francis Sempa 就在「外交家」撰文,表示舊冷戰根本沒有完結過,只是很多人錯判了時局。

美國「國防生產法」,等於社會主義救國?

美國總統杜林普援引「國防生產法」,要求通用電氣、3M 等私人企業生產呼吸機及口罩。有本地倡議型媒體稱英美「忽然共產」,並將此舉與社會主義相提並論。誠然,抗疫危急關頭,姓資姓社或屬次要,但動用「國防生產法」,真的代表美國正以社會主義救危嗎?

文化冷戰:小說如何充當反共武器?

英國小說家奧威爾名作「1984」近年洛陽紙貴,文學與政治關係再次引起熱議。哈佛大學歷史與文學研究學者懷特出版新書,便帶領讀者重返上世紀冷戰,講述美蘇陣營如何動員作家展開連場文化攻防戰。美國中情局甚至重編奧威爾名著「動物農莊」為袖珍本,以便用汽球送入鐵幕,透過文字想像顛覆蘇共政權。

何謂流氓國家?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Morgan Ortagus 本月在記者會上,批評中國公開美國外交官及其家人資料為「暴徒政權(Thuggish regime)」所為。不過,美國官方更常用 Rogue state 形容一些「流氓國家」。「流氓國家」作為政治術語,於 80 年代在美國開始流行,主要形容一些威脅冷戰格局的小型獨裁國家。冷戰結束後,「流氓國家」的描述對象亦起一定變化。

香港:冷戰格局下的「東方柏林」?

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之際,一場「反送中」運動再次把香港推上國際舞台,外國評論多番吹捧香港為「極權汪洋中的一塊叛逆飛地」,是新冷戰下的「西柏林」。回顧歷史,輿論其實不止一次以柏林類比香港,70 年前英國外相,就曾以「東方柏林」形容之,強調在冷戰格局下,香港扮演著「自由世界」的前哨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