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不中 COVID 的體質?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明明身邊人相繼染疫,為何有些人卻總能安然無恙?科學家正嘗試研究這類擁有「異常」體質,並希望找出當中機理,以進行藥物開發,未來可以保護人們免於再受 COVID 病毒感染。

早期免疫反應

22 歲的英國人 Phoebe Garrett 曾舉辦派對,參與者全都染疫,獨她倖免。去年 3 月她參加世界上首個感染 COVID-19 試驗,包括將活病毒滴入鼻子,並夾住鼻子數小時,但其身體既沒有出現症狀,也沒有檢測出陽性。Garrett 指:「媽媽總是說我們家從不感冒,我想知道這背後是否有甚麼原因。」

在暴露於病毒中的 34 人裡面,有 16 人未受感染(即連續兩次 PCR 檢測中呈陽性),其中約一半人在數天後只檢測出低水平的病毒。帶領這項研究的倫敦帝國學院傳染病學系教授 Christopher Chiu 指出,在他們較早前對其他病毒進行的研究中,已觀察到鼻子會出現早期免疫反應,以抵抗感染。他說:「這些發現顯示,病毒與宿主之間出現排斥,亦防止了我們實驗中部分參與者受到感染。」

來自舊有病毒的抗體

另外,在第一波疫情期間,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研究員 Leo Swadling 曾對一組經常接觸感染患者,但從未檢測出陽性或自身產生抗體的醫護人員進行密集監測,發現在血液測試當中,約有 15% 的人 T 細胞對 Sars-CoV-2 及其他病毒感染標誌物有反應。或由於 T 細胞對先前導致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感染有記憶,與新的冠狀病毒發生交叉反應,因而保護他們免受感染。

季節性冠狀病毒並非產生交叉保護免疫反應的唯一來源。鑑於瑞典即使未作嚴謹防疫限制,第一波疫情仍未有出現大量病例,斯德哥爾摩卡羅琳學院免疫學家 Cecilia Söderberg-Nauclér 就循此方向研究。其同事進行的數學模型顯示,瑞典的感染模式,只能以大部分人具有某種保護免疫作解釋。

團隊於是進一步搜索現有病毒的蛋白質序列數據庫,最終在 H1N1 流感的蛋白質中,發現與冠狀病毒棘蛋白(Spike protein)關鍵部分相吻合的肽(Peptide),之後更在斯德哥爾摩多達 68% 的捐血者身上發現連結這種肽的抗體。即由 H1N1 流感及相關後續病毒株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提供部分針對 COVID-19 的保護。

基因缺陷

去年 10 月,紐約洛克菲勒大學人類傳染病遺傳學實驗室教授 András Spaan 帶領研究,搜尋全球不受 COVID-19 感染的人士。他們對與患者同住同床仍能避免感染的人特別感興趣。Spaan 說:「前幾天我和一位來自荷蘭的老婦人交談,她在第一波疫情中照顧她的丈夫。丈夫最終被送進深切治療部,但在此前一星期她一直在照顧他,他們同住一個房間,而且沒有戴口罩,我們無法解釋為甚麼她沒有被感染。」

目前已知,這種抗病毒的能力,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瘧疾及諾沃克病毒等亦曾出現,能抵抗相關病毒的人通常缺乏病原體用以進入細胞的受體。Spaan 說:「很可能在某些人當中,SARS-CoV-2 利用的受體亦存在這樣的缺陷。」識別這些基因或有助開發出新的 COVID-19 治療方法,就像識別出 CCR5 受體缺陷,由此開發出 HIV 新治療方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