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共93篇|

人在中國,未婚生子如出櫃

上月,中國公佈人口普查結果,官方承認人口增長放緩,近日政府更推出三孩政策,鼓勵生育的意味不言自明。人們不想生育自然有不同原因,彭博社(Bloomberg)上月一篇評論文章便認為,需要改善婦女的生活、減輕身為人母的負擔、顧及未婚產子母親所承受的恥辱,才有望提升生育率。言猶在耳,「紐約時報」近日報道,未婚生子的中國女性,經常遭剝奪福利。

唐明:吃飯是頭等大事

根據清朝中期的紀錄,成年男子平均每日糧食約 1.5 斤,每月 45 斤(婦孺的數字當然再低一點),這樣看的話,和周朝也沒有太大分別…… 中國官方「事後」統計 1958 年糧食產量是 3,980 億斤,每畝只是 255 斤,不但不及清朝,其實只比戰國時代多了 40 斤而已。

封閉的復活節島民,如何延續社會?

南太平洋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以巨大石像聞名。12 至 13 世紀波利尼西亞人(Polynesians)抵達這座孤島,成為日後島上的拉帕努伊人(Rapa Nui)。直至 18 世紀荷蘭及西班牙探險家先後抵達為止,島民一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獨木難成林 —— 美國一眾人類學家近日發表的研究,便探索島民在探險家來到前,如何延續社會。

唐明:盛世就要人口多?

最奇怪的是,在歷史課本中,晚清 70 年(從鴉片戰爭算起)充滿了外敵入侵,無休無止的戰亂,似無一日太平,卻沒有妨礙人口增加,鴉片戰爭前後,人口不降反增,甚至增幅巨大,從 1841 到 1851 年暴漲兩千萬,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也沒有過的「盛景」。這 70 年間唯一一次斷崖式的人口降幅,是由於太平天國。

唐明:人口負增長,不要大驚小怪

為甚麼他「盡心愛民」,卻不見人口增多?而鄰國的君主不見得像他這樣「用心」,人口卻沒有減少呢?這個問題問得好,今天也沒有過時:為甚麼有的國家,政府從來沒有口口聲聲「為人民服務」,要麼效忠女皇,要麼敬拜上帝,可是其他國家的人卻用腳投票,那些國家,好像從來不用擔心人口問題。

公義還是基本需要:該如何界定貧窮?

2 月 25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實現了 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壯舉」。可是有評論質疑,中國所依據每人每年收入約 3,218 人民幣的貧窮標準過低。同時,疫情打擊經濟,令貧窮成為各國的關鍵詞,就讓我們反思一個經濟學上的老問題:究竟該如何界定貧窮?

被吞併的第 7 年,克里米亞有甚麼變化?

俄羅斯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半島至今已有 7 年,今年 3 月,有消息指俄羅斯正於烏克蘭東部邊境及克里米亞集結部隊,兩國會否爆發戰爭成熱議。再次陷入不穩局勢的克里米亞,當地人生活有何改變?在俄國人口轉移政策下,克里米亞居民「換血」又有何進展?

【圖解】瀕危語言

保育語言並不是陌生的話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瀕危語言紅皮書」,1950 年到 2010 年之間共有 230 種語言消失。根據語言研究機構 Ethnologue 的研究,目前全球共有 7,139 種語言,其中 3,018 種語言的使用者不足 1,000 人,屬於瀕危語言。世界過半人口使用的語言只有 23 種。

從中國棄養問題,檢討計劃生育政策

中國女星鄭爽在美國代孕棄養風波,連官媒與共青團都加把嘴,斥責代孕和棄養挑戰道德底線。國家重視人權固然是好事,但環顧現實,中國棄養問題本身就相當嚴重,執行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更是禍首,釀成結構性的道德崩壞,是任何一個當紅女星都望塵莫及。

人口普查:中國已不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本月 1 日,中國展開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中國自 2012 年起面對勞動人口萎縮,政府近年逐步放寬一孩政策,能否挽回多年來的低出生率現象、緩解日漸嚴重的人口老化現象,是當局至為關切的問題。此外,這場動用約 700 萬工作人員、持續至 12 月 10 日的普查行動,在收集人口信息的過程中,又有甚麼值得注意?

新疆,漢人天堂背後

今天的新疆,維吾爾族與漢族人口分別約有 1,000 萬及 900 萬。回顧 1953 年,漢族僅佔新疆 487 萬人口的 6%,而維吾爾族則佔 75%。漢族移民多年來都是新疆最大人口增長來源,到底這個大西北地方有甚麼吸引?科羅拉多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Darren Byler 曾到烏魯木齊訪問漢人移民,揭示在原居地只是低收入農村人口的他們,到新疆後如何獲得多數維吾爾所沒有的優勢。

「一孩政策」後遺,由「一妻多夫」補救?

中國的一孩政策始於 1979 年,於 2015 年正式結束。多年過去,政策造成年輕勞動力不足、性別比例失衡等人口結構問題。長此下去,中國又要面對另一場人口危機,進而窒礙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就兩性比例失衡,澳洲經濟學家黃有光教授,近日就提出極具爭議的解決方法 —— 一妻多夫。

老人政治:國難的根源

5 月 5 日,董建華和梁振英牽頭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行成立典禮。可是記者會上,最年輕的梁振英都已經 65 歲,今年將 83 歲的董建華就被多次拍到「戴口罩飲水、除口罩講野」的滑稽畫面,被評論人揶揄該聯盟是「長者再出發大聯盟」。在香港,很多職業包括公務員都有法定退休年齡,政治卻由老人主導,同樣問題亦出現在美國、中國、馬來西亞等地。這個現象被稱為 Gerontocracy —— 老人政治。

派錢已過時?意大利小鎮送房吸移民

「人去樓空」是近年歐洲鄉郊地區的普遍問題,為鼓勵入住、生育、移民,各國小鎮不惜砸重金,以經濟誘因作招徠。意大利尤為積極:在洛卡納鎮,遷入者每人可得 7.8 萬港元,每名新生嬰兒也有 7,800 元的補助;在莫利塞區,新移民在 3 年內可獲 22 萬元津貼;卡姆馬拉塔鎮更為「豪爽」 —— 免費送獨立屋。

派錢提升生育率成效如何?

香港生育率多年來呈下降趨勢,總和生育率從 1981 年的每千名女性有 1,933 名嬰名,下降至 2003 年的 901 名。2012 年雖曾回升至 1,285 名,2017 年卻又再下降至 1,125 名。這狀況同樣出現於歐洲的先進經濟體國家,一些國家採取增派育兒福利作為應對方法,但這些金錢利誘成效又是如何?

東京人口即將迎來真正轉變?

自 1964 年後,東京將於來年再次舉辦奧運。這座全球最大的巨型都市(megacity),對遊客的吸引力自不待言。英國「衛報」日本特派記者 Justin McCurry 卻指出,有學者質疑東京與真正的國際都會,其實仍有距離,但相信隨著 2020 奧運到來,東京人口終會迎來真正的轉變,走向人口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