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疆,維吾爾族與漢族人口分別約有 1,000 萬及 900 萬。回顧 1953 年,漢族僅佔新疆 487 萬人口的 6%,而維吾爾族則佔 75%。漢族移民多年來都是新疆最大人口增長來源,到底這個大西北地方有甚麼吸引?科羅拉多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Darren Byler 曾到烏魯木齊訪問漢人移民,揭示在原居地只是低收入農村人口的他們,到新疆後如何獲得多數維吾爾所沒有的優勢。
中國的戶籍制度,一直嚴格限制人口遷徙。不過 Byler 認為,烏魯木齊是一個例外,大量官方機構支持漢族農村人口移民至當地。2014 年他造訪烏魯木齊,在市南部的社區見到一塊印有「大肉」字樣的紅字牌高掛在一間餐館前;「大肉」者,便是豬肉。Byler 認為,這些標誌代表反伊斯蘭的政治聲明,向附近的人宣告:漢族移民已經來了 —— 而且不會尊重當地的穆斯林文化。
不僅如此,當有維吾爾人進入漢人的商店時,通常會遭漢人大喊「出去!出去!」趕走,又或刻意無視,不回應維吾爾人的問題、拒絕收錢。一名維吾爾人,在一家油站交出身分證讓人檢查時,遭一名漢族的士司機插隊。前者抗議,但另一名漢族油站工作人員便揚言,要致電附近外判的警察,又威脅:「我不怕你,你應該怕我,我可以隨時隨地逮捕你。」Byler 引述這位維吾爾人事後的感受:在烏魯木齊,漢族人才受重視,維吾爾人的命並不重要。而警察、學校、醫院、銀行和商店等等,皆以服務漢族為旨。
2014 年,正是所謂「反恐人民戰爭」在新疆展開的一年。官方禁止維吾爾族人以「清真食品」宣傳他們的產品,又以監控、舉報方式,阻維吾爾族兒童學習其母語,同時邊推動當地漢族人口增長、邊執行維吾爾族的計劃生育限制。Byler 認為,「反恐人民戰爭」便是而這些行為的委婉說辭 —— 漢人作為「人民」進行「戰爭」,維吾爾人則是被排斥的「恐怖主義」。與此同時,在與維吾爾人的社會交集中,漢人移民將自己看成「高素質」社會成員,反之維吾爾人便是「低素質」或「落後」者。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漢人,在移民前只是農村「低端人口」。Byler 解釋,「素質」高低這回事乃通過比較得來。烏魯木齊的漢人移民,認為中國東部城市的人更為高雅,但他們同時並非東部城市「高雅」的一分子。反之,他們明白,自己在烏魯木齊可以過上相對愜意的生活。
Byler 在 2015 年於當地採訪許多漢人移民,他們原本都是農村低收入人口,但來到烏魯木齊後,愛國漢族公民的身份,即為他們帶來過去所無法享有的優勢。化名杜婕(Du Jie,音譯)的漢族移民表示:「完全可以考慮在這裡度過餘生,偶爾到家鄉走走。這裡找工作容易得多了,而且薪水也比安徽來得高。最初搬來時也不需要甚麼適應過程。現在我正做著不同買賣,這些都是在安徽做不到的事。」
來自河南,化名朱宏奇(Zhu Hongqi,音譯)的漢族男子更指,來到新疆是他與妻子一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在烏魯木齊新城區從事房地產經紀的朱,只有高中學歷,他表示自己在新疆,能進入在河南老家時無法踏足的同類街區,令他感到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在住屋開發區居住的人,都為國企或大公司工作。他們的質素確實很高,這個地方便是為方便他們而建,距離高鐵站只有 15 分鐘路程。在烏魯木齊,我們有最好的家庭生活,所有主要道路都在 5 分鐘路程範圍內,每個發展中的社區都有自己的英中幼稚園。附近還有公園讓人放鬆或鍛煉一下,一切都非常方便。在這個新社區,有最好的學校等著你的孩子。」
然而 Byler 提到,一些漢人移民並沒有意識到,新疆之所以對於他們而言「遍地黃金」,與其漢族身份有關。例如朱認為,假如他的兒子在新疆這種環境中長大,「他會明白,只要他努力工作,一切皆有可能。也許他有日甚至可以去美國看看」。Byler 指,儘管眾多低收入漢族移民,皆自知不可能在北京或上海這些大城市享受如今的生活,但他們往往沒有細思為何如此。這些成為官方提倡的「中華民族」概念先驅的漢人,許多都是受招募來到此地,有工作保證、住屋、土地與其他鼓勵措施。
杜婕則似乎意識到兩族在新疆的待遇差異。她與丈夫所住的社區以維吾爾族為主,警察及當地的居民監視單位所建立的安全系統,「都不是為我們而設,對象是維吾爾族。他們要求我們報告任何可疑活動,以便他們跟蹤。警察大部分時間都不會打擾我們,但會在街上向維吾爾人索取身份證或電話」。Byler 又引述杜婕及其他受訪者指,在烏魯木齊,那怕只是陌路,安徽人往往會幫助其他安徽人尋找工作或其他機會,而這種萍水相逢的同鄉誼情,在安徽十分罕見。
Byler 便認為,支持他們團結的背後,其實是他們一同抵制維吾爾族威脅的怨恨意識使然 —— 新疆如同一場殖民地實驗,既為漢人提供社會流動的空間,亦是進行民族共同事業的場所。正如另一名從河南到新疆的漢族移民孔遠鋒(Kong Yuanfeng,音譯)在今年的採訪中告訴 Byler:「新疆對維吾爾人來說,就像一座大監獄。他們必須取得許可才能前往任何地方。漢人則只需刷一刷身份證便無往不通,有時甚至不必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