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吃飯是頭等大事

A+A-
人民公社的育兒院。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人口和糧食,總是中國社會的焦點議題,因為吃飯是這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這幾十年來,中國也一直以「養活」了全世界 5 分 1 的人口自傲(其實是 18% 左右,但馬馬虎虎差不多報大一點,可以諒解),而有功於全人類。

眾所周知,中國的耕地不算太多,以全世界耕地面積計,只佔 7%,所以從這個角度,很多人推論,當代中國的農業技術是相當先進了。

是不是這樣呢?最近看到一些相關的歷史材料,再查下去,結果有點意外。

原來商朝末到西周期間,糧食(也許是稻米和小麥加在一起)畝產約 60 斤,而人均每月糧食標準維持在 40 到 70 斤,中位數 50 斤,不包括肉類蔬菜等,顯然,貴族階層每月消費的絕不止 50 斤米,那麼平民以及奴隸「吃飽」的份量,就要打個折扣了。

又有專家推算,戰國中晚期稻米畝產約 216 斤,漢朝的時候增加到 264 斤,從唐朝到清朝 1,300 多年間數字變化不大,在 309 至 392 斤之間。

那麼又有多少耕地呢?清朝的數字比較接近上個世紀,一共是 12.5 億畝,如果按畝產 392 斤、4 億多人口計,每月人均糧食標準應有 95 斤。但是根據清朝中期的紀錄,成年男子平均每日糧食約 1.5 斤,每月 45 斤(婦孺的數字當然再低一點),這樣看的話,和周朝也沒有太大分別。

20 世紀 50 年代,經過「翻天覆地」的「社會運動」,中國的耕地達到 15.6 億畝,而畝產的數字一飛衝天,衝出宇宙,1958 年爆出畝產 36,900 多斤的「奇蹟」,比 100 年前的數字多了兩個零,更誇張的是索性在前面加一個 1,報稱 13 萬斤,這應該只有外星人的技術才能做得到。

當然,中國官方「事後」統計 1958 年糧食產量是 3,980 億斤,每畝只是 255 斤,不但不及清朝,其實只比戰國時代多了 40 斤而已。

然而,清朝的時候,為了避免糧荒,沿海地區的官員就已察覺,不如向外國進口糧食,所謂「東米不足,西米濟之,西米不足,洋米濟之」,兩百多年前的古人,只要頭腦正常,也不難明白,向別國採購是一個比較可靠的辦法,而不是自給自足。為促進糧食貿易,朝廷下令進口米免徵關稅,當時主要買的是泰國米,晚清的時候,江南一帶進口的糧食每年有 1,100 萬到 1,600 萬石(石就是擔,香港至今還保留這個度量),換算下來大概是 11 到 16 億斤。

如果對於這個進口數字沒有甚麼概念,再看民國 1922 到 1930 年,沿海地區(估計同樣是以上海為中心的江南)進口的洋麥只有 250 多萬石,就不難發現,晚清的糧食進口貿易相當暢旺。

好了回到現實,近十年來,中國稻米的產量,憑藉極其自豪的現代農業技術,畝產達到 2,000 甚至 3,000 斤,是清朝的 6 倍,人口則是清朝的 3 倍,依然需要大量進口糧食,2020 年度前三季進口 1.02 億噸。因為:這個年代誰還只吃米飯?「養活」今日的中國人,絕對不能只依靠國產的稻米,「吃飽」的定義已經擴充到包括肉、蛋、奶、水果、海鮮、甜品、麻辣火鍋…… 其中好多好多食物都無法自給,譬如甚麼生蠔、龍蝦、帝王蟹。

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的農業技術和中國相比,一點也不先進,美國米產量為每英畝 7,619 磅,換算成中國的度量,畝產只有約 1,255 斤,但美國卻是全球排第五的稻米出口國,如果將大豆、小麥、玉米加在一起,美國更佔全球糧食出口總量超過 3 分 1,但美國農民似乎沒有說過他們養活了 3 分 1 的世界。

嚕哩嚕蘇列了這一堆數字,還是要借用學者專家苦心的總結:商朝的畝產雖然只有 60 斤,卻也「養活」780 萬人口,估計佔世界人口的 15.6% 到 20%,和今日幾乎無差別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