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多番起伏,醫生、護士及應急人員等,始終冒著染疫風險,在物資緊絀的現場奮力搶救病患,背後的貢獻和犧牲無異於衛國士兵。近日一份美國研究指出,前線醫護在大流行初期,被迫對患者實施醫療資源配給,卻見其他人無視安全措施,因而受到的「道德傷害」,相當於退伍軍人的精神創傷。
大流行
|共18篇|
疫情結束還是持續,誰說了算?
2020 年 3 月 11 日,世衛組織宣佈 Covid-19 全球大流行,事隔至今兩年,很多人問疫情甚麼時候結束。有人認為這是科學家或政府的決定,有歷史學家卻指出,最終話事權其實是在民眾手上。
【Soul Monday】準備回歸的聖誕老人
去年,美國職業聖誕老人只能用虛擬方式到訪各家各戶,今年終於可以回歸現實,逐家逐戶拜訪期待已久的小朋友,聖誕老人學校的入學人數也因此增加。學員不僅會學習如何在普天同慶的日子為孩子送上快樂,更會探討如何為受困孩子分憂。
【難以清零】葡萄牙如何與「風土病」並存?
據「彭博」日前報道,亞洲證券業暨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去信財政局司長陳茂波,呼籲港府接受與病毒共存,以免嚴厲的防疫措施對金融中心地位造成損害。事實上,多國已明言確診個案清零並不可能,像葡萄牙今年較早時候遭變種病毒蹂躪,直到目前每天仍有數百宗新增病例,但該國最近選擇解除多項防疫限制,務求令國家能逐步恢復正常,將視 Covid-19 為風土病,與之並存。
如何令疫苗生產更靈活?
當 COVID-19 首現時,各國政府對基本醫療物資不足的問題束手無策。而今年,印度、美國、歐盟等國有了疫苗生產設備後,祭出出口管制,要優先為國民接種。
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製藥界考慮改用 IKEA 模式
經歷了超過二十個月的 COVID-19 震撼,各國政府已認知到,單獨行動無法對抗大流行病,應預先備戰、與盟友合作,以確保全面的疫苗和藥物供應來源。
陶傑:中港政府為何都先將話說死?
抗疫的方式,不只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還是政治性格或基因的變奏。
【圖解】台灣 H1N1 疫苗接種計劃
世界衛生組織對上一次宣佈「全球大流行」是在 2009 年。當年,新型流感病毒 H1N1 首先在墨西哥出現,隨後迅速在全球傳播。6 月,世衛宣佈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此前一個月,台灣在出現首宗境外傳入病例後,與應對武漢肺炎一樣迅速採取防疫措施,獲得國際肯定;而在推廣疫苗接種計劃方面,則同樣面臨挑戰。
疫症:硬漢如海明威也怕得要命
今年較早時候,網上曾流傳「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在 1918 年流感大流行寫下的信件,內容提到海明威無視「社交距離」:「此時,要避免到公共場所,確是令人非常沮喪。即使是酒吧也得避免,我也是這樣告訴海明威,但他還是往我肚子打了一拳,我問他有否洗手,他說沒有。他就是那種會拒絕遵守規則的人,就是這樣。為甚麼?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是流感而已。」信件最後證實是美國小說家 Nick Farriella 摹寫,有此想法,或因為世人都認定海明威是硬漢,既愛鬧事,也愛說謊,就恰似現今疫下拒絕遵受防護規則的人,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抗疫生活令人變得笨手笨腳?
Amanda Mull 生活於紐約,在雜誌「大西洋」撰寫健康相關文章,當地疫情最為嚴峻之時,一直居家工作抗疫。但她慢慢發現,自己變得笨手笨腳了,多番摔壞、打翻和撞到東西,包括手機屏幕、無數罐梳打水,還有打開雪櫃時「滑」出來的剩菜。
【多重研究】2021 年後,仍有疫情嗎?
武漢肺炎大流行持續超過半年,由輕視疫情、恐懼、緊張到開始產生「抗疫疲勞」,然後疫情再度爆發,反反覆覆。疫情到底何時了?「自然」期刊專題報道,科學家預測此冠狀病毒將會長期存在,疫情至 2021 年仍難完結,而遏制關鍵則在於人體對其免疫力的長短。
Moyashi:復活之日 —— 完了吧,如無意外
「復活之日」是一部悲劇,因為人類文明都毀滅了,但同時是一部勵志劇,因為人類在「攬炒」後重生,文明的種子在結局復活。如此一來,這個病毒殺光人類的故事或者不算太壞。
流感與戰爭下,美國音樂界如何再出發
表演場地關閉、人人不願外出,武漢肺炎重創各地藝文界已是不爭事實。以史為鑑,西班牙流感在 1918 年肆虐的日子,業界如何應對?回顧當時美國音樂圈的情況,疫情對音樂界日常運作的影響出奇地小。雖然死亡陰霾觸手可及,業界發展卻依舊蓬勃。
封城就會沒經濟?有這想法的人太年輕了……
為了對抗武漢肺炎,世界各國都實施非常嚴厲的封城措施,以確保國民維持社交距離。可是,無論外國的封城令,抑或是香港的限聚令,看起來都會損害經濟,有人就希望社會提早回復正常,杜林普就希望解封多個州分。可是,有專家就認為抗疫與救經濟並非二元對立,要令經濟回復過來,就要拯救最多人命。
1894 年香港鼠疫:來自鄰近地區的大災難
這場武漢肺炎,一定會在香港歷史留下重要一頁。香港開埠至今接近 180 年,經歷過大小風浪,最後都成功捱過去。第一次重大考驗,當數 1894 年的鼠疫大流行,令香港一下子變成死城,及後更蔓延全球,並且持續多年,殺死超過 2,000 萬人。這次鼠疫大流行的源頭,正是雲南。
1968 年香港流感:以香港為名的世紀疫症
在 20 世紀,人類經歷過四場流感大流行,1918 年西班牙流感、1957 年亞洲流感、1968 年香港流感和 1977 年俄羅斯流感,每場流感的死亡人數暫時都遠高於武漢肺炎,是人類史上慘痛的公共衛生災難,其中西班牙流感就殺掉超過五千萬人。而 1968 年香港流感,就是對上一次死亡人數過百萬的大流行。
用「清肺排毒湯」抗疫,是被民族主義蒙蔽?
武漢肺炎發展成全球大流行,世界各地確診及死亡個案不斷上升,醫學家為研發抗體及疫苗焦頭爛額。此時,中國積極推廣「中西藥療法」,混合中藥配方「清肺排毒湯」及主流抗毒藥物,聲稱能令症狀較輕微患者的康復率提高 33%,重症患者住院天數縮短至少兩日。究竟中藥是否真有如此功效?西方醫學家有所疑慮。
1977 年俄羅斯流感:因中國實驗室洩漏而引發的災難?
到今天,武漢肺炎的起源依然眾說紛紜,初時人們以為是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更指與中國人吃蝙蝠有關。後來人們發現第一位確診者根本沒有到過批發市場,進而把矛頭指向批發市場附近的武漢市疾控中心,懷疑實驗時洩漏病毒。在醫學史上,也有一場經典懸案「1977 年俄羅斯流感」,最終奪去了大約 70 萬人性命,有指這次全球災難,就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