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世紀疫症後,性格也改變?

A+A-
圖片來源:Tatyana Blinova/Shutterstock

過往有證據顯示,在生活中遇上帶來嚴重壓力或創傷的重大事件,可能會導致性格快速轉變。近日更有研究發現,人們在經歷近 3 年世紀疫症後,接受能力、盡責的程度均有所減少。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RCSI University)正面心理學及健康中心高級講師 Jolanta Burke 近日在網媒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性格改變如何影響幸福感。

最近發表在期刊 PLOS ONE研究指出,COVID 大流行確實引發比正常情況下更多的性格轉變。研究人員發現,與大流行前相比,2021 和 2022 年人們外向、開放、隨和及盡責的程度有所降低。

這項研究涉及 7,000 多名美國受試者,年齡介乎 18 至 109 歲之間。他們從 2014 年起到大流行之前、2020 年大流行初期,以及 2021 年或 2022 年大流行中後期接受評估。評估工具會在 5 個方面衡量他們的性格:外向與內向、隨和與敵對、盡責與缺乏方向、神經質與情緒穩定、對體驗持開放與封閉態度。

最終,團隊發現受試者在大流行前及 2020 年的性格特徵沒有太大變化。但與疫情前相比,2021 及 2022 年的外向、開放、隨和及盡責程度明顯下降,情況類似於生活 10 年才會出現的變化,反映 COVID 大流行帶來的創傷,加速性格變化的自然過程。研究中年輕人的性格變化最大,與大流行前相比,他們在 2021 及 2022 年表現的隨和及盡責程度顯著下降,並變得更為神經質。這部分或錯過兩年正常生活後,重返社會時感到社交焦慮有關。

Burke 指出,性格會影響人的幸福感,例如極為盡責、隨和或外向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最多的幸福感。所以研究發現的性格負面變化,或可解釋為何人們在大流行期間幸福感會下降。Burke 指大流行似乎對性格中某些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包括:對他人表達同情及善意的能力;對新概念持開放態度,並願意適應新情況的能力;傾向於尋求並享受他人的陪伴,以及;為自己目標投放努力,做好工作或認真對待他人的責任心。

這些性格會影響到人們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亦有可能使幸福感下降。例如在家工作讓人感到沒有動力、事業上好像毫無進展,這可能會使人更易怒、沮喪或焦慮,從而影響幸福感。

人們長期活在疫情困境之中,包括自由受到限制、收入大減及疾病等,這些經歷難免令個性變得負面。但 Burke 提醒,大流行最嚴峻的階段已經過去,應該反思消極性格是否適合現在情況,或是否可以適時改變想法,以應付疫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