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

|共28篇|

施彼理:不同班同學 —— 八代港男港女

上個月,香港統計處公佈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時,大家的著眼點都放在總人口數字上面:移民潮是否已經緩和?香港能否吸引更多的人移居?而新移居香港的,是怎樣的人?但無論當年還是今天,都鮮有論者提及,不同世代經歷過的男女比例各有不同,未必可以一概而論。

Hong Kong Infosphere:從建築察看香港的世界脈絡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計劃

我們成長的環境之中,不少建設也是在戰後才出現。從街市、學校、大會堂等日常生活的場所中,我們往往可從它們簡潔的結構及外表,辨認出這種被界定為「現代主義」(modernism)的風格。風格可以是很好的切入點去欣賞我們身邊的建築,但同時我們不應拘泥於教條去為這些建築定格。一座建築物之所以如此模樣,除了反映建築師本身的主意及其接受的訓練,也是取決於業主及用家,當時社會的態度以至地緣政治等形成。

【陶與戲】黑澤明經典系列:天國與地獄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作品,不少被奉為電影教材,1963 年上映的「天國與地獄」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戰後貧富對立的日本,男主角要作出人性的抉擇,甚至去到深層次的反馬克思和人道主義精神⋯⋯ 「陶與戲」系列第一集,陶傑及林宇兩位主持將會跟大家深入了解黑澤明鏡頭下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香港戰後第一波移民潮:1948 年英國國籍法

根據統計處在 9 月份提供的數字,香港年中人口數字僅約 739 萬,比去年同期減少 1.2%,即 9 萬多人,顯示一場浩大的移民潮或已展開。香港自 1841 年開埠以來經歷過無數劫難,當中亦出現過不止一次移民潮。其中在 40 年代末,香港剛經歷日本侵略,社會百廢待興,同時又準備經濟轉型,農民難以維生,此時適逢英國修改國籍法,不少港人於是離鄉別井謀求生計。

價格危機的產物:錯誤的食物金字塔

過去人們若要保持健康,就會倚賴學校和健康檢查服務常提及的「食物金字塔」—— 每天膳食以穀類為主,多吃蔬果,進食適量肉、魚、蛋和奶,減少油鹽糖。但到今時今日,人們的健康意識愈來愈強,也了解到更多營養學知識,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也分很多種,不能像食物金字塔般一概而論。而其實這種「錯誤」的營養指南,乃源於 1970 年代的價格危機。

社會價值崩解,如何使戰後德國怪力亂神?

德國戰敗後,納粹主義成為禁忌,兩德分別改信共產和資本主義民主,遭逢意識形態劇變,究竟德國人如何自處?田納西大學歷史學教授布萊克新書 A Demon-Haunted Land 指出,舊價值一夜崩解,原來令不少德國人懷疑人生,繼而轉向中世紀傳統尋求精神救贖 —— 民間盛行各種末日預言,多人報稱目擊聖母或耶穌顯靈,有人透過魔法治病被捧為救世主,法庭處理過多宗涉及巫術的指控,成為德國文化史一段有趣插曲。

收受美國資金建造的香港村落:美經援村

如今我們都知道,收受外國資金是犯法行為,但半個世紀以前,香港確曾接受美國巨額善款,在大埔、長洲、馬灣等多處興建村落,部分取名「美經援村」(CARE Village),鄉事委員會亦曾在建村計劃擔當要角。究竟來自美加的善款,何以落到新界鄉間和偏遠離島?背後如何反映美國在冷戰時期的部署?

打破組織慣性、帶領豐田度過危機的兩大人物

每個公司在成立幾十年後,幾乎都會發生組織慣性,習慣用固定的模式做事。對於已傳承到第二、三代甚至歷史更悠久的公司,組織慣性更普遍,主要是後代不喜歡改變成功創始人的戰術與戰略。但不管是豐田英二或是石田退三,他們都在任內打破了組織慣性,開創新的戰術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