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危機的產物:錯誤的食物金字塔

A+A-
2005 年,美國當局終於將 1992 年版本的食物金字塔,更新成更貼近個人的「我的金字塔」;至 2011 年摒棄金字塔模式,改為向市民推廣「我的餐盤」服務。 圖片來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過去人們若要保持健康,就會倚賴學校和健康檢查服務常提及的「食物金字塔」—— 每天膳食以穀類為主,多吃蔬果,進食適量肉、魚、蛋和奶,減少油鹽糖。但到今時今日,人們的健康意識愈來愈強,也了解到更多營養學知識,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也分很多種,不能像食物金字塔般一概而論。而其實這種「錯誤」的營養指南,乃源於 1970 年代的價格危機。

在工業化前的時代,經濟條件並未像今天富足,食物生產又未發達,大部分人都不用面對營養過剩的問題。美國在 1916 年第一次制訂官方營養指南時,已經成為工業化強國,尚未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政府推出由營養學家 Caroline Hunt 所設計、專門針對兒童的指南,並在翌年推出成年人版本。這是美國官方機構首次向大眾歸納不同的食物種類,包括穀物、蔬菜水果、肉和牛奶、脂肪和油膩食物,以及糖和糖類食品 5 種。

隨著時代演變,美國政府會修改指引,以回應社會狀況和最新的學術發展,例如在 30 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政府就按照價格水平,提供 4 款營養配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全美實行食物配給制,政府於是制作了知名的 Basic Seven,重點推薦 7 類食物:

  1. 綠和黃色的蔬菜
  2. 橙、番茄和西柚
  3. 薯仔和其他蔬果
  4. 奶和奶類製品
  5. 肉、魚、禽、蛋
  6. 穀物、麵粉、麵包
  7. 牛油

政府亦有推薦每款食物的攝取量,讓人們在戰時保持健康。

在此之後,不單美國,各地政府也一直給予市民各種營養指引,而食物金字塔就在 1970 年代的瑞典誕生。1972 年,瑞典食物價格騰升,衛生部門開始尋求解決方法,於是想到把食物分為「基本」(Basic)和「補充」(Supplementary)兩種,前者已經可以令人們維持生存需要,而後者就能添加額外的維他命和礦物質。瑞典民間組織「消費合作社」(Kooperativa Förbundet)的成員 Anna Britt Agnsäter 就提出,以圖像方式呈現此分類,方便消費者閱讀。

當時瑞典政府已設計了一個圓形圖表,但未能反映各種食物的建議進食量。Agnsäter 於是設計出第一代食物金字塔,相關文章在 1974 年發表於瑞典消費合作社的年刊,題為「優質、全面、價格相宜的食物」。由於金字塔的形狀,可以清楚反映出建議的食物攝取量,很快就深入民心。到 1992 年,美國政府也推出自己的食物金字塔,更貼近香港人日常生活見到的版本。瑞典原版金字塔只粗略分作 3 層,美國版則分成 6 類。

1992 年頒佈、美國版本的食物金字塔,將食物分成 6 類。 圖片來源: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美國的版本之所以不同,除了因為營養學進一步發展,也是因為飲食業界施壓。瑞典原本的金字塔將奶類製品與肉類放在同一格,但經過奶商遊說,前者於美版獨立開來。除此之外,美國的金字塔也建議每日可食用 6 至 11 份穀物,份量遠超於每日所需,有指這是受農業商施壓所致。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推出飲食金字塔後,肥胖率明顯增加,其中一個原因很可能是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

直至 2011 年,美國政府摒棄了「食物金字塔」模式,改用簡化版的「我的餐盤」(My Plate),把食物概括為 4 類,穀物和蔬菜應多吃點,水果和蛋白質就少一點。不過,由「食物金字塔」到「我的餐盤」,都是採用一種籠統的方式提供飲食建議,這種做法愈來愈為營養學家所質疑。首先,每種食物類別也有營養價值的差異,例如不飽和脂肪及飽和脂肪,前者是人類生存所需,也有效降低壞膽固醇的水平。更何況每個人的體質有別,難以一概而論,理應需要更個人化的飲食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