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抗疫疲勞?

A+A-
圖片來源: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較早前,本地武漢肺炎疫情稍為緩和之時,政府宣佈室內聚集人數不設限。但隨著疫情反彈,據報旺角雅蘭中心出現至少 5 人染疫的「慶回歸群組」—— 在今夜不設防的宴會,多達 300 人同歡唱齊慶賀。市民經歷長達半年的抗疫,並一度成績不俗,但為何會逐漸鬆懈、出現「抗疫疲勞」?

人們在疫情大流行初期,或會保持警惕,確保自己不會感染或傳染他人。對大腦而言,全新的威脅屬於迫切情況,故人類在面對新的恐懼時,自我保護的本能會令人迅即按照建議,採取不同預防措施。但曠日持久的警戒心理下,或會出現「謹慎疲勞(caution fatigue)」的無意識現象。數月過去,假如閣下不再勤潔手、增加不必要外出的次數,也許就是謹慎疲勞作祟。

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教授 Jacqueline Gollan 指:「當人缺乏動機或精力去遵守安全指引時,便是謹慎疲勞之時。」至於「動機或精力」是怎樣失去的?Gollan 進一步解釋,謹慎疲勞可能是人對重複警告的敏感度下降所致。「當我們對警告感到不耐煩,或者不認為這些警告真實或相關,又或人們不再強調實際風險時,便會從態度中反映出來。然後,我們會違反規定,停止保障安全的行為,例如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

7 月中,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後,深水埗街頭仍有多人聚集。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負責記錄恐懼。以疫情為例,當人們眼見或聽聞有關大流行的威脅信息時,便會激活杏仁核。而大腦察覺威脅時,恐懼即通過壓力荷爾蒙(stress hormones)與交感神經系統傳達至全身,即心理學上的「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Gollan 表示:「因此,判定威脅相對重要性的杏仁核十分重要。」不過,隨著大腦關閉警報系統,並準備好自我爬梳,諸如「今日要逛幾間雜貨店嗎」、「應該跟某些朋友見面嗎」等問題,便進入與杏仁核及前額葉皮層相連的海馬體裡。

Gollan 表示,在此階段,大腦會評估所感知威脅的背景,以及威脅本身是否真實。但她補充,「人們或會以假設不重要的前提下,創造出無關緊要的境況。既然看不到身邊有人生病、不知道現況如何,又為何要關注疫情?因此,有人會產生信心或盡在掌控的感覺,來應對真實存在的危機」。將「控制感」視作一種管理威脅的手法,能減輕壓力並增強信心。但反過來說,這意味著難以對恐懼之事保持警惕。原本認為勤擦拭是重要的事,現在卻不那麼重要了。

回到香港,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認為,相比 2、3 月,本港市民失去抗疫恐慌心理;第三波疫情爆發正是因為「輕敵」。他又警告,若這波疫情仍不受控,或要實施「禁足令」。不過,第二次祭出的限制措施,效果可能不如首次理想。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就指:「在第一波疫情開始時,大眾十分願意採取許多保護措施。但現時抗疫疲勞可能已出現,故某些措施可能變得難以實施。」

正如專家所指,人們的抗疫恐慌心理已悄然消失,並且難以重返疫情爆發初期的求生本能狀態。鑑於恐懼不能再成為抗疫動機,人們也許需要其他驅動力。既然如此,不妨自問:「相比不必要外出等鬆懈得來的『自由』,堅持抗疫會得到甚麼?」自己身體健康,以至間接保護家人及他人的健康,可能是最大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