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的公共行政學:訴諸恐懼已不合時宜?

A+A-
倫敦一塊勸籲人們留在家中,減少外出的廣告牌。 圖片來源:May James/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公共衛生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除了醫學和微生物學外,也涉及公共行政的知識。政府要透過各種工具,調節大眾的集體行為。例如政府會透過訴諸恐懼,令市民遵從衛生指引。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Amy Lauren Fairchild 和哥倫比亞大學社會醫學教授 Ronald Bayer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認為這種方式已不合時宜,而且會有反效果,醫學討論應回歸實證。

兩人指出,公共衛生政策很常用訴諸恐懼這種策略,比如政府廣告會放大吸煙者患癌的形像,還有司機醉駕意外後受害者的慘狀,以及人們忽視膽固醇問題,最後進了停屍間等等。而在這次武肺疫情間,有醫學專家亦提倡用恐慌策略,令人們遵守社交距離措施和接種疫苗。在過去,確有實證研究,證明恐懼可以是一個強力的誘因(motivator),令受眾群留下深刻而長遠的記憶,藉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兩位學者回顧,訴諸恐懼的策略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非常盛行。常見的廣告橋段有蒼蠅危害嬰兒健康,有些則帶有歧視色彩,例如把性感女士配上骷髏骨臉,指她們會把梅毒傳染給年輕士兵。二戰之後,公共衛生討論改由流行病數據主導,大眾焦點也落在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早期行為學研究認為,訴諸恐懼有機會帶來反效果,有學者指出,人們焦慮的話,很容易染上煙癮和酒癮,然後更易患有慢性疾病。

到了 60 年代,醫學專家想改變大眾吸煙、飲食和運動的習慣,但他們掌握的數據很有限,於是又再次改用恐懼策略。他們認為,大商家千方百計把糖和煙草包裝成誘人的產品,專家不單要讓群眾知道自己的習慣有危險,更要勾起他們的情緒反應。政府專家首先把策略應用到反煙草運動,製作大量廣告,例如附上煙民患肺癌後,要插喉進食的圖片,而後來一些實證研究,顯示這些廣告策略有效。接下來,專家用同樣方法應對癡肥和愛滋病問題。

除了討論訴諸恐懼有沒有效,另一問題是合不合道德。有人認為這是操控他人的技倆,但有倫理學家就指出這些策略,只是幫助他人明白甚麼對自己有益處。Fairchild 和 Bayer 本身就是醫學倫理和醫學史專家,他們認為這些策略在倫理層面上可以站得住腳,尤其是威脅迫在眉睫的時候,只要在不造成標籤的情況下,專家有必要做任何有效的措施,去幫助大眾理解問題有多嚴重。

然而,他們卻認為用這些策略應對武肺疫情並不可行。這非倫理和過往實證表現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現在是充滿假資訊的時代,大眾難分醫學資訊真偽,而且人們正憂慮政府會利用疫情,進一步蠶食公民自由。當醫學權威的公信力已經一再受挑戰,訴諸恐懼只會再損害大眾對專家的信任,更不利長遠公共健康發展。現時首要任務,應該是提供可靠、一致的溝通渠道,讓討論回歸科學實證,重建醫民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