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如「發育」?

A+A-

「發」字裡面有個「弓」字,因「發」的意思,據「說文解字」記載,是弓弦拉緊之狀。「發」字多義,而多數字義,都是指「從無到有」的那一刻,旅途之始是出發,稻苗生長之始是發芽,心情有變,或發笑、發怒、發愁。

「發展」呢?此詞來自英語「develop」,這個英文字與「發」字相較,字義較少但亦甚近,指生物的發育過程,或事態變化的情形或開端,有濃濃學究味。在生物學裡,發育過程(development)即是生物體內的三大變化:一為生長,即細胞數量因分裂而增多,細胞因成熟而增大;二為長出新的器官(morphogenesis);第三則為各細胞及器官分工合作(differentiation),例如人體的紅血球細胞成熟後,細胞器(organelle)皆退化不見,令細胞載滿血紅素以運送氧氣。

生物學者所說的「發育」,與今人常說的「發展」,是同一個英文字「development」,為何如此,實非巧合,因許多人造的死物及虛物,亦猶如生物體,能「生長」,能長出新「器官」,而各「器官」長成後又能分工合作。如以人造衛星觀察地球表面大小都城,城市如生物體,道路鐵軌如血脈,屋宅則像細胞,而各工商業的分區就如器官。

自然生物的發育成長過程,由祖傳基因所定,起源不知,西方人或說「出自上帝之手」,東方人或說「道可道非常道」。社會中的人造之物,亦自有運行的法則,自有「發育」的表象,這個表象就稱為「發展」。

在 18 世紀,歐洲城市有新「器官」長成。這種「器官」叫工廠,工廠內有大型機器,生產大量廉價貨品,人間自此有大變化,分工亦大改。

但社會將來如何因此而大變呢?眾學者對此各有各估算,各有各理論。其中現代化理論(Modernisation Theory)最廣為人知。有了這個理論之後,社會就彷彿分成兩個「品種」了,一種是「傳統社會」,另一種是「摩登社會」。「摩登人」以工廠大量生產日用品,做事衡量輕重高低時,則以理性態度(rationality)或邏輯之類「科學法」來計算,而非以傳統宗教信仰的價值觀作考量。後來,「摩登人」的國家就稱為「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其餘則為「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

各地社會是否必「發育」成「摩登」不可呢?聯合國的學者則另有看法,他們並沒有將各地分成兩類,而是以「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al Index)為各地區評分,分數愈高,這個地區就是發展得好。發展得好的意思,就是居民能的身心也能發育得好,即福壽康寧,各人意志不受礙,有書讀,家產能安保。指數以地區各人的壽命、教育程度、收入來計算,與「摩登」無關。

但聯合國的指數,也只是另一家之言。「發展」之意為何,人人看法不同。但或因這詞富有學術味道,一說「發展」兩個字,就彷彿是在做偉大事業似的。而今「發展」一詞,常見於各機構高層職員演講辭或新聞稿、宣傳口號,以及求職者的履歷表之中,猶如禮物包裝紙。「發展」的英文字「develop」源自 17 世紀法文字「desveloper」,本作拆除包裝紙之意。但現代人常濫用「發展」一詞,使其化成千重「包裝紙」,拆開一層又一層,不知何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