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

|共152篇|

【北韓疫情】要核武,還是要疫苗?

北韓上週四首度確認國內 COVID 病例,是兩年多來不曾公佈病例的「零的突破」。儘管當地未有提及確診數字,但官方已下令嚴格封鎖全國。一日後,平壤終於表示,自 4 月下旬以來,全國超過 35 萬發燒病例,目前有 187,800 人正在接受隔離及治療。北韓曾拒絕主要由西方國家支援的 COVAX 疫苗分享計劃,與中國提供的科興疫苗。「華爾街日報」報道,北韓是次可能不得不接受他國的人道援助,但同時卻不太可能放棄核武計劃。

曾經冒死逃離極權,如今卻冒死回家的「歸北者」

金氏王朝治下的北韓,是全球最封閉獨裁的國度。在自我孤立和國際制裁下,北韓經濟長期崩潰,飢荒問題嚴重,加上政府以極權高壓管治,很多北韓人都希望逃離家園,尋找一線生機。可是,2022 年元旦卻出現一宗罕有案件,有「脫北者」冒死跨越非軍事區重返北韓。巴拉福特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Christoph Bluth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歸北者」的心理。

戰火中的香港:韓戰篇

二戰結束後,世界隨即陷入冷戰之中。共產中國在 1949 年成立後,很快就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發生一場正面軍事衝突,1950 年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抗美援朝」,在韓戰中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壘。當時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當英國也參戰,香港就扮演重要角色,而韓戰也改寫了香港戰後的發展軌跡。

天堂在北韓:力主崇拜朝鮮的尼泊爾人

1965 年,主體思想(Juche)正式成為北韓官方意識形態。主體思想誕生於北韓,似乎為當地獨有,不過主力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報道,遠在南亞尼泊爾中部的城鎮巴克塔普爾,近 30 年來一直由尼泊爾工農黨(NWPP)管治,其領導人便在當地大力提倡北韓模式。

一碟日式咖哩飯,何以燃起日韓獨島主權爭議?

日韓之間經常就獨島(日稱竹島)的領土主權爭執,東京奧運網站把該島劃為日本領土,就曾引發外交風波,而最新爭端卻竟然是來自一碟日式咖哩飯:白飯以獨島造型倒模,並插有日本國旗,引來南北韓傳媒統一口徑齊聲譴責,爭議背後,還牽涉利潤可觀的旅遊收益。

和平統一共識,正在南韓社會淡化?

從近期電影「絕路狂逃」,講述南北韓外交官放下猜疑合力逃出索馬里,到大熱劇集「魷魚遊戲」裡拚命求存的脫北少女,韓國影視作品不乏觸及兩韓的情節或題材。而自朝鮮半島分裂以來,統一意識亦一直存在。不過,2018 年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研究生獎學金得主、專門研究南韓政治的 Dylan Stent 認為,在過去幾年間,南韓政界與民間的和平統一共識,其實正在減弱。

現實中的「絕路狂逃」:遁走摩加迪沙的南韓外交官

今夏上映的「絕路狂逃」,在韓入場人次超過 356 萬,力壓荷里活大片「黑寡婦」,以 334 億韓元成為當地年度票房冠軍。作品改編自 1991 年索馬里內戰期間,南北韓外交人員聯手逃出首都摩加迪沙的真實事件。這段歷史的主人公、時任駐索馬里大使姜信成,亦在電影上映後現身受訪,道出當年被孤立於戰亂之中、與北韓人同生共死的經歷。

意識形態教育從娃娃抓起 —— 北韓兒童 MV

北韓近期強烈抵制南韓流行文化。今年 7 月,「勞動新聞」一篇文章更指「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的鬥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年輕人即使唱歌跳舞,也要唱出符合時代需要、民族情懷的旋律和節奏,弘揚我們的文化風貌」。專注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報道,北韓當局全力消除國內「危險」的外國影響之際,也推出一系列全新青少年名曲 MV,用音樂號召新一代國民擁護國家的意識形態。

通過審查的北韓電影「平壤怪獸」

北韓第二代領袖金正日是一名電影迷,身兼導演、製片人、電影理論家等身份的他,希望國內所有電影都按照他屬意的意識形態製作;為了拍好北韓電影,金正日更在 1978 年綁架南韓著名女演員崔銀姬和導演申相玉。北韓電影自有一番嚴格審查,然而申相玉逃出北韓前最後一部電影、日後被部分西方人士解讀為抨擊「金日成挾持人民革命」的「平壤怪獸」(Pulgasari),1985 年竟能通過金正日法眼,順利上映。

北韓糧食危機,士兵也要搶劫

金正恩今年 6 月承認,北韓面臨日趨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期的報告估計,北韓今年糧食將短缺約 860,000 噸,即大約兩個月的需求。有新聞機構據北韓國內消息指,餓死及乞糧的兒童和老人增加。不過,平民面對的饑荒問題可能更嚴重,因為同樣挨餓的士兵,會搶掠平民的財物和糧食。

兩韓統一無期,融合中心作用有限?

在首爾西部住宅區一座樓高 7 層的新式大樓,一小群脫北者與南韓居民一起演奏手風琴、製作裝飾品,以及學習種植的技巧。這幢大樓專為使北韓移民加速融入南韓社會而建,期望為未來兩韓統一做好準備。但兩韓人民表面上看似融洽,背後仍有不少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

疫症使北韓變得更危險?

朝鮮變得愈來愈孤立,是一場潛在的人道災難。2020 年全年,朝鮮與中國的貿易水平下降 80% 至 90%。據當地一些大使館稱,購買生活必需品如麵粉、植物油和糖也變得困難,服裝或鞋類等非必需品更加匱乏。 由於缺乏進口材料或資源,許多企業陷入停頓,失業率大升,有關飢荒爆發的謠言更是不絕於耳。

疫症再加制裁,令北韓男女地位逆轉

大韓民族素有「大男人」的刻板印象,但本月有日媒及北韓消息人士指,平壤男女的地位出現逆轉跡象。妻子成為養夫活兒的經濟支柱,堂堂「一家之主」的男士反而擔起家務,有些人更去「吃軟飯」,照顧獨身女性的起居飲食甚至性生活。這種令外界詫異的變化,與國際制裁不無關係。

美色誘惑 —— 南韓 80 年代反北韓宣傳單張

南韓的「禁止散發反北韓傳單法」將在本月底生效。韓戰停戰以來,韓國人向朝鮮邊境放熱氣球散播宣傳單張的心理戰場面也許不復見。談到反北韓傳單心理戰,80 年代的南韓,曾興起向北韓投放美女照片傳單,嘗試以美人計分散北韓士兵注意力及招降。

被北韓綁架的日本人:瞭解失去日常生活是怎樣

上世紀 70 至 80 年代,北韓多次綁架日本國民,日本官方確認有 17 名國民受害,只有 5 人成功回國。這些事件中,以 1977 年只有 13 歲的橫田惠懷疑被擄一事,最震驚當時的社會。近日,眾籌電影「向惠發誓」(めぐみへの誓い)在日本上映,主力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就訪問導演野伏翔,了解這段綁架歷史。

戰略耐性:從奧巴馬時代的北韓政策說起

新任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 1 月 25 日表示,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希望以「戰略耐性」原則處理美中關係。戰略耐性看似模稜兩可,令一些網民為之不解,但其實這套外交原則,是源於奧巴馬年代的北韓政策,後來被廣泛應用在其他議題上,例如對俄和對華政策。國際關係學者多年以來,就對戰略耐性一說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