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共162篇|

FB WhatsApp IG 全球死機,暴露社交媒體壟斷惡果

Facebook 及旗下的 WhatsApp 與 Instagram 在香港時間週一深夜全線死機,很多人頓覺與世隔絕,而正值中午時份的北美用戶,則轉到 Twitter 製作 Meme 圖悶中作樂。適逢美國當局近期指控 Facebook 非法壟斷市場,又有吹哨者現身頂證 Facebook 為求收益默許假資訊流通,連串事件迫使人們反省 Facebook 壟斷市場的惡果。

如何讓孩子跟機械人相處?

各種家居雜務機械人大舉進駐不同家庭,為家居生活平添便利。小林強調,她關心的是那些正在生活上與人為伴的社交機械人(social robot)。為人提供同伴,正是社交機械人面世原因,但「同伴」意味人類容易將其擬人化。她引用大阪大學教授,機械人學學者石黑浩提出,假如人視機械人有靈魂, 機械人就有靈魂。問題在於,人們應否如此看待機械人。

受爭議的「鄧巴數」:人只可以維繫到150段人際關係?

鄧巴數(Dunbar’s number),又稱為「150 定律」,有專家認為人所能維繫的親密關係有其上限,大約是 150 段。過去 30 年,鄧巴數不單是人們時有分享的趣味冷知識;也經常為商業管理人員和軟件開發家引用,制訂相應的產品策略。兩位斯德哥爾摩大學生物學家 Johan Lind 和 Patrik Lindenfors 就撰文拆解鄧巴數謬誤。

謎之禮儀:日本人也受不了的社交潛規則

大和民族出名禮貌周到,從鞠躬到道歉也極為講究。但近年某些社交潛規則,譬如「倒酒時要保持酒瓶的商標向上」、「蓋印時要像向身旁的上司躬身般把印微微傾斜」、「交換名片時要像『坐墊』般按職位高低由上至下收起」,不少日本人亦覺得莫名其妙。疫下改為遙距辦工,這種「謎之禮儀」更是變本加厲。

我們最「快樂」?芬蘭人的獨特幸福論

最新一份「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上月出爐,芬蘭連續 4 年名列首位,即使疫症大流行之下,仍是幸福之最。全球人類羨慕妒忌恨,唯獨在這北歐國家的男女,卻對調查結果表現詫異,甚至反問「是真的嗎?」。皆因對於「美滿生活」,芬蘭人自有一套,這樣與人一較高下,更非他們所好。

腦霧:記性變差也與疫症有關?

武漢肺炎疫症踏入第二年,全人類生活方式大變,部分人連記性都變差,常會丟三忘四或是心不在焉,出現所謂「腦霧」(brain fog)的現象。由於當中不乏武肺病人,故被視為後遺症之一。但令人在意的是,不少「患者」從未確診,為何也會有此困擾?多名專家作出分析,並提供紓緩方法。

做人怪一點,生活更美好?

疫症大流行下,你自覺變得有點古怪,言行稍為異於常人,或有別於過去的自己?別擔心,這世上多的是同伴,他們愛點蠟燭、瘋狂囤積物品或是「溜貓」。心理學家指出,這些傾向可能只是意味你正在放鬆,成為一個完全解放、真實的自己。更何況,其實做人有點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疫症大流行,催生無朋友的男人

男人老狗,三五成群,不是喝酒就是看球,頂多抱怨一下工作,再聊聊名車美女。但武漢肺炎爆發後,無法再去酒吧,也沒愛隊可捧,他們至此驚覺,過去稱兄道弟的日子,原來都只在風花雪月。真正困擾自己的前途、感情甚至健康問題,卻礙於面子而從未多說。如今才想跟知己談心,是否為時未晚?

【Soul Monday】疫下紐約,以明信片維繫友誼

一次又一次的居家抗疫,令即使身處同一座城市的好友,也彷彿相隔千里難相會。特別是像 Karin Kawamoto 這種獨居於紐約的高危人士,由 3 月下旬開始自我隔離以後,就只剩下四面牆為伴。不過,知己 Emily Learnard 的一個貼心舉動,讓二人在這段無法見面的日子,依然互相關懷和鼓勵 —— 她每週一次甚至多次,都會給 Karin 寄張明信片。

【*CUPodcast】相反意見為何令你暴跳如雷?

小至家人之間的生活習慣,大至全球矚目的政治議題,人際間都無可避免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時候。這種時刻,有人惱羞成怒,有人卻平心靜氣。能讓人不慍不怒面對相反意見的,是願意聆聽的心。撰寫「你都沒在聽」一書的凱特.墨菲(Kate Murphy),就試圖解釋她建議大眾學習聆聽相反意見的原因。

【百歲時代】武漢肺炎大流行,認知障礙症患者急升?

武漢肺炎大流行,長者運動及社交的機會減少,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恐會增加。在日本千葉縣成田市,地方政府成立名為「人生帥氣計劃」的長期照護預防教室,提供鍛煉身體和頭腦等預防發病的活動。不過,監督該計劃的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客席教授朝田隆警告,「將來有可能爆發認知障礙症患者急增的大流行」。

年長黑猩猩社交方式:朋友重質不重量

有朋友作伴總是好事,不過,朋友的性質及數量不免因年紀而改變。成年後,人們往往有很多朋友,但隨著年齡增長,社交圈開始「貴精不貴多」,傾向只與一些最要好的朋友保持聯繫,並享受與他們相處的樂趣。據「紐約時報」報道,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人類身上,黑猩猩也是如此。

以色列第二波疫情,民眾之過抑或官員抗疫不力?

香港新增多宗本土武漢肺炎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認為,本港有機會踏入第三波疫情,並估計與市民增加社交接觸有關。不過,亦有專家認為是政府的入境檢疫漏洞引爆疫情。無獨有偶,以色列官方近日同樣聲稱,公眾聚會增多導致疫情反彈;日前辭職的公共衛生前總監 Siegal Sadetzki,則批評是政府後續抗疫政策失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