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機械人之手的畫作,算得上藝術嗎?

A+A-
藝術家機械人正 Ai-Da 正繪畫人像畫。 圖片來源:Stefano Mazzola/Getty Images

在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上,機械人 Ai-Da 坐在桌前,手中拿著畫筆,抬頭看看描繪對象,然後在畫布上塗抹顏料,繪出無異於真人藝術家手筆的人像畫。近日有學者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出,要定義 Ai-Da 這些栩栩如生的畫作是否藝術,主要取決於人類的觀感。

Ai-Da 被譽為「第一個像藝術家一樣繪畫的機械人」,其作品展覽 Leaping into the Metaverse(躍入元宇宙)在威尼斯雙年展上開幕。「她」擁女性化的外表,會用機械手繪畫坐著的對象。她亦能夠「開口」詳細回答有關藝術創作過程及對技術所抱態度等問題,數年前甚至在牛津進行關於「藝術與人工智能的交集」的 TEDx 演講。雖然其說話內容由程式設計,但 Ai-Da 的創作者也嘗試讓她自主撰寫及表演詩歌。

列斯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數碼媒體學系講師 Leah Henrickson 及都靈大學(University of Turin)媒體理論及歷史學系副教授 Simone Natale 在文章中指出,藝術難以客觀定義、衡量及複製,重要的是需要人類承認其「藝術」地位。至於評斷某物是否藝術的標準,則取決於個人期望和普遍的文化觀念。

所以決定人工智能創造出來的作品是否藝術,仍是由人類的觀感決定。Henrickson 及 Natale 在最近的研究中,介紹了名為「Lovelace effect」的概念,作為分析工具,識別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等系統中,被認為是原創及創造情況的行為。這個名稱來自 19 世紀的數學家、被譽為史上首位電腦程序員的 Ada Lovelace。

Lovelace effect 將關注點從人類著眼於機器的技術能力,轉移到觀賞者一方的接受和反應上。機械人會根據明確的人類指令行事,令人難免質疑其創造力。Henrickson 及 Natale 指出,到底要如何將這些作品歸類,大部分取決於觀賞者所一同接收的作品脈絡,亦即作品是否算得上藝術,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

人工智能程式人員或機械人設計師展現的不僅是技術,更會通過呈現作品的方式,讓公眾認為他們的機械人具有創造力。例如,人們之所以接受 Ai-Da,部分是由於該其外形酷似人類,並以「她」作稱呼,而且有著典型藝術家的打扮,這些特徵暗示她「人類」及「藝術家」的身份。再加上媒體利用談論人類藝術家的方式評論之,像「衛報」有專文推薦「她」在威尼斯雙年展舉行的首個世界個展,令大眾更易於接受她的作品,就像欣賞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一樣。

雖然,有人認為透過 AI 輸出的作品,只是經過計算得出的結果,難以稱得上是藝術,但研究作者認為,與任何藝術品一樣,欣賞 AI 輸出與否,最終取決於個人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