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

|共41篇|

奏國歌請起立

1999 年,日本「國旗國歌法」成立,同年文部省給予公立學校的指引中,加上「國歌奏起時,師生全體起立合唱」的義務,在公立學校甚至社會中激起千重浪,有不少教師表示反對,更曾發生人命悲劇。雖然日本政府聲稱該指示非強制性,但事實是教育委員會對拒絕執行的教師下達處分指示、甚至要將之解僱,由此便開展了一連串教師與國家對立的法律訴訟。

把道德課變成愛國的日本教育

2012 年香港反國民教育一役仍歷歷在目,大家深恐空降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洗腦效果,以「德育」為名,卻「愛國」為實。遠在海洋另一邊的日本,在 2015 年通過條例修定,「道德教育」作為新的獨立科目,加入中小學的課程裡,中小學分別在今明年陸續實施。民間一片譁然,此舉是否將右翼愛國思想加諸學子身上?

紅眼:中國李寧,萬里長城

中國李寧在巴黎時裝週的驚艷演出,連時尚雜誌 Vogue 都大讚。儘管有人覺得土氣,似紅軍復辟,民工再現,但在這個 Virgil Abloh 都能入主 Louis Vuitton 的時代,貴俗之間界線模糊,張揚的醜才是突出之道。不再以老翻 Nike 標誌為主打的中國李寧,會潮出甚麼新景象?除了簽下籃球明星 Dwyane Wade 之外,原來也積極跟內地潮人聯名,對方是去年「中國有嘻哈」的冠軍。喔,「靳是霧都」的 GAI。

張景宜:馬其頓 —— 新國度下人民對國家的愛

馬其頓,一個不太起眼的歐洲國家。友人年前從當地回來,分享的遊記,讓我在想,歷史上的馬其頓已經消失了,新的國度如何成形,國民又如何定位?Macedonia 全名是 Republic of Macedonia,中文譯名是馬其頓共和國,毗鄰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及希臘。歷史上原本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後來隨著 1991 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後,宣告獨立,從此掀起無休止的歷史爭論與文化衝擊。

亢泰:拜倫派與歌德派

拜倫和歌德是兩位世界著名的詩人,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德國人,可是我這裡指的卻同這兩位詩人無關。這正是中文巧妙幽默的特點,我們利用同音異意的辦法來表達一種觀點。這拜倫派和歌德派的說法產生於 1956、1957 年,那時共產黨執政已有 7 年,與 1949 年前相比,中國社會有了許多改善,恢復了民族自豪感,人人都對未來抱有很大希望。社會上有許多人為此歌功頌德,他們當時的確得到許多社會事實的支持,所以人數非常多,他們就是所謂「歌德派」。社會上也有一些人想得更遠一些,他們覺得中國當時實行的「新民主主義」要向前發展,發展成甚麼樣呢?他們覺得英國的議會民主制很有參考價值,老百姓選出他們的代表,這些代表在一起討論如何管理國家事務也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他們就被稱為「拜倫派」。

北韓劇有甚麼好看?

屢聞北韓人不惜冒性命之虞偷看走私入境的鄰國電視劇,不少外國人如我們對「北韓製造」的電視節目亦同樣好奇。美聯社記者兼北韓觀察員 Jean Lee 早前受北韓同事啟發追看幾套「韓劇」,意外發現饒有趣味,日前在韓國經濟研究所發表報告,分享追劇心得。

日本青年如何看待神風敢死隊?

自民黨大勝眾議院選舉,安倍晉三亦續任首相,其修憲大計又再邁進一步。不少人憂慮,假若修憲事成,日本得以在海外用兵,最終恐導致軍國主義復辟。但對於「神風敢死隊」這種軍國主義產物,當今日本青年又是如何看待?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大井真理子就此進行專題報道,並製作紀錄片 The Kamikaze 探討現況。

【何謂尊重】印度國歌法的爭議

內地本月實施國歌法,有傳中央有意透過基本法附件,將此法引入本港實施。法例規定,不得在公眾場合侮辱國歌。但何謂「侮辱」?面無表情夾口型算嗎?走音掉拍唱錯詞又算嗎?光靠那數十秒鐘的「表現」,就能證實你是否愛國?這些疑問近月在印度社會亦引起爭議。去年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全國戲院在每場放映前,必需播放國歌及映出國旗,期間所有觀眾必需站立以示尊重。執政黨喜見這「愛國」之舉,不少專家卻批評裁決乃司法越權及對言論自由的攻擊,更多印度人更疑問:愛國不愛國,真與站不站起來有關?

齊來下載愛黨 APP,做個「虛擬」中國人

曾在毛澤東時代高高懸掛的愛國標語,已經跟不上新世代。培育新一代愛黨青年的方式,早就滲入網絡,明確打著灌輸中共思想為旗號的「黨 App」,取代當年的大字報,完成一系列政治宣傳任務,清一色紅底圖案,未 Click 入去已感覺得到中共色彩。中國網絡汪洋中數以百計「黨 App」,雖則數量龐大,但沒有個別特色,一般遇到這類型的 App 或網站,我們會稱之為 Content Farm,「黨 App」則可能是富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 Communist Farm。

為何開波前要先奏國歌?

繼去年一輪風波,美國美式足球聯盟(NFL)國歌示威門今年繼續鬧得甚囂塵上,杜林普上周左一句 son of a bitch 右一句 you’re fired,就球員奏國歌不肅立一事再挑罵戰。雖說美國有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民眾免因「國歌法」入罪,比將迎來新國歌法的香港人安全得多,但退一步而言,為何一個國內體育比賽,開波前要先奏國歌?

三條問題,問出你是否「集體自戀」?

中國人很忙,反日反菲過後,如今輪到反韓。當局一聲令下,愛你變成恨你。首爾濟州不再去、蝸牛面膜不再用、韓劇韓星不再追,連沒付錢的即食麵,也得捏個粉碎。國內充斥「祖國的安全不容侵犯」、「中國日漸強大。美韓這等國家認為我們的崛起是種威脅,所以想聯手削弱我們」、「還可以做得更過分、更絕一點。歷史證明忍讓不會換來別人的尊重」等論調。他們打的是愛國旗號,但背後的真正心態,或許是一種「集體自戀」(collective narcissism)。

讓中國怕怕的外國勢力:國際學校

假如真的有所謂「中國人」,中國人一方面看見西方體制與教育的優越,一方面擔心有損中國性及國體。當然,最終還是用腳投票,僅在 2015 年就有 50 多萬人出國留學。近年,在中國就讀國際學校,則成為國民出國的跳板之一,然而經濟學人日前發表文章指出,中共當局對國際學校愈來愈不甚寬容,國際學校成為中共對抗外國勢力的前線。

【讀者投稿】中國特色的絲綢之路

近年來,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的概念,欲想重振當年漢武帝之雄風,一圓近百年來不復存在的大國夢。可是不知此時這個新中國想輸出的,是「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高鐵技術,還是逼迫藝人道歉和表態的大字報文化?

朱浩霆:一種金融造就的民族主義

美國著名的中國通謝淑麗(Susan Shirk),曾在其著作「中國:脆弱的強權」(China:Fragile Superpower)中,形容中國政府為一個靠鼓動民族主義情緒來維持正當性的政權,雖表面強大,但實質脆弱。近年的何韻詩及周子瑜事件凸顯中國某些國民受到鼓動後,往往表露出一種激進剛憤的民族主義情緒,這些情緒把與達賴喇嘛合照、參加雨傘運動及揮動中華民國旗視為支持藏獨、港獨及台獨,完全不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