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德課變成愛國的日本教育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2 年香港反國民教育一役仍歷歷在目,大家深恐空降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洗腦效果,以「德育」為名,卻「愛國」為實。遠在海洋另一邊的日本,在 2015 年通過條例修定,「道德教育」作為新的獨立科目,加入中小學的課程裡,中小學分別在今明年陸續實施。民間一片譁然,此舉是否將右翼愛國思想加諸學子身上?

在此之前的日本有沒有「道德教育」授課?答案是有的。二戰前的小學科目「修身」就是其前身,內容是教授日本乃神道國家下,良好的帝國子民應有的價值觀與行動,此科亦有抗衡他國意識形態的意圖。戰後,「修身」因與軍國主義教育有關而被取消,直到 1958 年以教育民主社會中理性公民為目的,「道德」再出現在中小學當中。

當時這一科「道德」嚴格來說並非科目,是以名為「道德時間」的課外活動形式進行。「道德時間」沒有指定的教材或教科書,教授老師為班主任兼任,過程中亦不會有測驗考試,不存在成績評審機制。教授內容基本上是視乎學生們的需要、以及老師學校的安排而自由制定。

轉捩點是 2007 年的「學校教育法」修訂,其中最具爭議性的是「作為義務教育的一般教育目標」條文,修訂的句子包括「指導對本國家與風土的現狀與歷史的正確理解,培養對傳統及文化的尊重、以及熱愛孕育這一切的國家與風土的態度」。教育學者藤田昌士批評,有關修訂是侵害憲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權,在教育方針中加入「對國家熱愛的態度」的要求並不合適 。

日本小學的道德課教科書。 圖片來源:BS-TBS「ドキュメントJ」/Twitter

然後以此為基礎,2015 年的「學習指導要領」修訂,原來課外活動的「道德時間」獨立成科。成科後的「道德教育」需使用教科書授課,出版社出版有關教科書需要經文部科學省審查。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一改原來單純活動教育的形式,引入評核機制。評核不設分數,而是由擔任老師給予評價,評價會附加在成續表、發給父母的通告,或者校方紀錄中。

雖然政府聲明「道德教育」的評價不會用於升學要求中,亦不會單獨將「愛國心」抽出作評估,但仍惹來不少猜忌的聲音。教育學者嶺井正也對使用經國家檢查的教科書來教授道德表示疑慮,認為容易走上價值統制的舊路 。

嶺井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在 2017 年 3 月之際,爆出有「道德教育」課本出版社因應文部省要求,改變書本內容的新聞 。修改的內容是有多「錯誤」?竟然是一篇講述喜愛光顧家鄉某間麵包店、引申出地方社區感情的文章,被認為無法反映「熱愛國家文化及傳統的態度」,於是「麵包店」修改為「和菓子店」。

「道德教育」的目標到底是訓練學生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善良公民,抑或淪落成售賣廉價愛國主義的洗腦教育,無論日本抑或是香港,一切還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