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愛國反西方是假,權鬥是真

A+A-
1900 年北京的一班義和團拳匪。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897 年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被殺拳匪之亂蔓延河北,燒教堂、殺中國基督徒,八國聯軍被逼向中國出兵,要求中國依照國際法辦事。

拳匪正名為義和團,練氣功神打,自稱有法術可以抵禦西洋軍隊。

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左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聯元、太常寺卿袁昶,共五名高官認為:義和團鼓吹迷信,不可能打贏西方槍炮,向西太后要求禁止義和團活動。

但此時清國上層發生權力鬥爭。光緒皇帝體弱多病,而且因戊戌政變一役失敗,朝中保守派以大臣剛毅、毓賢、端王載漪等,一直懷恨在心。

1899 年,慈禧太后另立光緒堂兄弟載漪的 15 歲兒子溥儁為「大阿哥」,有計劃將本來戊戌維新就不聽話的光緒帝等時機成熟時罷黜,另立溥儁為皇帝。

但溥儁不獲西方國家公使所喜,西方認為光緒皇帝品格易於打交道,慈禧被逼停止廢光緒另立皇帝的計劃。

拳匪亂起,光緒在養心殿,捉住許景澄的手臂問:「你是出過洋的,你告訴朕,這一仗到底打不打得贏?」許景澄含淚答:「燒教堂、殺傳教士,這還算了。但春秋大義,兩國相敵,不斬來使。拳匪在北京卻圍攻西洋使館,世無先例。現在西洋八國派兵,大清絕無以一國敵萬國的能力和道理。」

因為此時德意志帝國駐北京公使克林德被拳匪暴殺,西方更為義憤填膺。端王載漪卻堅持要開戰,徐用儀十分擔心,說:「禍始此矣」。為盡求息事寧人,還勸告慶親王奕劻,厚葬被殺的克林德,企圖平息西方怒火。

但端王載漪力主開戰,各國兵艦到了天津。許景澄、徐用儀等五人,眼看形勢危急,一起上書,指出:「奸民不可縱、外釁不可啟。」力主要與八國聯軍議和,因為錯的是自己。

主戰派的端王載漪(前排中)想利用義和團和西方列強之爭,乘機廢除光緒皇帝。 圖片來源: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但慈禧聽信了載漪,主戰派指徐用儀、許景澄等人是賣國賊。1900 年7 月 28 日,許景澄與袁昶被綁赴菜市口殺頭。兩週後,徐用儀等三人同樣被革職處死。

三日之後,八國聯軍即進入北京,慈禧與光緒皇帝倉促逃離北京,前去西安。

結果當然是大清國大敗。八國聯軍與大清國簽署「辛丑條約」,「列強」於第二款內嚴正要求許景澄等五人必須平反,追復原官,因為西方八國認為,這五個都是很理性的人,遭到冤殺,值得同情。

史稱「庚子被禍五大臣」,又稱「庚子五忠」。「辛丑條約」簽訂之後,西方要求將主戰派的剛毅列為戰犯,要求清廷懲處。但剛毅先病死,清廷未加追究。載漪和他的兒子溥儁則流放新疆,載漪死於 1922 年

載漪原想利用義和團和西方列強之爭,乘機廢除光緒皇帝。他嘴巴裡雖然滿口愛國,聲稱仇恨帝國主義,唯私心強烈,慈禧終其一生,都不知道上了這個親戚的當。

至於「辛丑條約」所列庚子賠款,美國人將部分罰款捐出來,興辦了清華大學,協助中國培養理性人才。

轉眼之間,超過一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