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泰:拜倫派與歌德派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拜倫和歌德是兩位世界著名的詩人,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德國人,可是我這裡指的卻同這兩位詩人無關。這正是中文巧妙幽默的特點,我們利用同音異意的辦法來表達一種觀點。這拜倫派和歌德派的說法產生於 1956、1957 年,那時共產黨執政已有 7 年,與 1949 年前相比,中國社會有了許多改善,恢復了民族自豪感,人人都對未來抱有很大希望。這種氣氛一直傳到海外,許多在歐美留學、頗有成就的華人都紛紛回國,準備投入新中國的建設。

社會上有許多人為此歌功頌德,他們當時的確得到許多社會事實的支持,所以人數非常多,他們就是所謂「歌德派」。社會上也有一些人想得更遠一些,他們覺得中國當時實行的「新民主主義」要向前發展,發展成甚麼樣呢?他們覺得英國的議會民主制很有參考價值,老百姓選出他們的代表,這些代表在一起討論如何管理國家事務也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他們就被稱為「拜倫派」。

中國 1957 年以後的歷史大家都很清楚,權力集中,經濟、文化、教育、政治等等一切都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不掌權就沒有發言權。社會的流動完全停止,其結果當時在中國的人都有經驗:1958 年「大躍進」,60 年代初期大饑荒,接著就是現在稱之為「十年動亂」的文化大革命。就在這些年代,歌德派的人數並沒有減少,不過他們真誠的程度則大大減退,變成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徒。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人總是要活命的,而且總希望日子過得更好些,大家都知道在權力那麼集中的環境裡,做人的原則就得隨著改,不然就會失去機會,甚至失去自由和生命!

拜倫派早已銷聲匿跡,進入地下,但是那種想法卻依然存在,在一定的氣候中會浮現出來:「六四」、「零八憲章」之類就有拜倫派的氣味。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突飛猛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並非是鄧小平的異常本領造成的,而是由於改變了經濟政策。60 年代、70 年代初期,全國人民都在勞動,並沒有閒著不動,但卻沒有創造甚麼財富,物資缺乏,連買塊餅乾都不太容易,而現在則甚麼都有。改革就是把「計劃經濟」改成「市場經濟」。前者是少數人決定全國如何建設,勞動力如何安排等等,而後者卻是把建設甚麼,勞動力如何安排等等不叫那少數人管,而是由市場規律決定,也就是把經濟權下放給大多數人了。各種大中小企業紛紛出現,箇中不同的產品也就都出現了。

「開放」大概就是指對外國開放,外資被允許進入中國,合資企業也紛紛成立,中國人也可以走出中國,出國就不算「叛逃」了,所以出國旅遊也流行起來。歌德派一片歡呼聲,人數也大大增加。可是在豐盛繁榮景象中也隱約看到一些不甚滿意的陰影。貧富差距愈來愈大,資金外流,貪污腐化氾濫於各階層,自然環境遭到破壞。藏在暗處的拜倫派又開始蠕動起來,認為經濟改革必然會觸動政治改革。有人還公開表示,中國正處在變形的陣痛中。這大概是指「要變」和「不要變」的爭鬥中必然出現的傷亡吧。

在英國管理時的香港,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變成了世界上很顯眼的經濟中心,而且言論自由也已深入人心,已經是一個「習慣成自然」的常規,所以拜倫派當然佔多數。歌德派不以為然,要擴大範圍,增添人數,許多歌德派人士到香港定居。他們之中一定有許多是暗中的拜倫派,心懷叵測,大概是想遠走高飛,把香港做為跳板而已。名為歌德派就會得到當權者的信任,所以大唱高調,歌功頌德。

從中國近年來的歷史看,愈是高歌頌德的人很可能是別有用心的。林彪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歌德派!對那些嗓門愈高,歌功頌德特別積極的人就愈要提防。最好揭發他們的本意,歌功頌德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遮羞布。真理是愈辯愈明的,現在乘聖誕期間掌權者應有容忍、寬恕的精神,如果拜倫派和歌德派能被允許公開辯論而不施加任何壓力的話,前途就會是光明的,人們的日子就會好過得多。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生於上海,畢業後於北京電台工作。曾在大陸、香港和台灣的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一九七五年赴倫敦加入BBC,監製節目多以哲學、文學及藝術為主題,並任語言主管,逾二十年。現已退休,定居於倫敦。著有自傳「無夢書——你不知道的中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