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為全球帶來種種自然災害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城市政策,各地專家有何創新方案,去應對氣候風險,並提升城市處理氣候問題的能力?
極端天氣
|共34篇|
【*CUPodcast】ESG 傾呢啲:氣候風險對企業營運和投資的影響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愈來愈多企業關注氣候風險(climate risk)。氣候風險分為實體風險和轉型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氣候變遷對企業和投資者造成的風險。過去一年,氣候問題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美國冬季風暴:美國電網不堪一擊?
冬季風暴持續席捲美國,讓當地迎來有史以來最冷的聖誕節,全美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電網也備受考驗,老化的能源基礎設施,以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將當地電網推向崩潰邊緣。這場致命的暴風雪,暴露了美國電網的問題。
雨下不停,如何危及澳洲人的心理健康?
澳洲飽受山火和旱災蹂躪後,終於在今年迎來雨水,但如今又變成另一極端,好幾個月都下個不停。這個本來終年溫暖、陽光明媚的國家,現在卻總是灰暗潮濕,甚至洪水頻生。這種天氣非但影響「全民情緒」,令很多澳洲人感到鬱悶。醫療人員更警告,當地正因此面臨心理健康危機。
Ryan Fung:COP27 爭持不下難有對策?
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不負眾望,開幕至今幾天會議,仍未見到一些國際之間所達成的實質成果,主題仍是發展中國家追討氣候賠償,就「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爭持不下。
Ryan Fung:旱災突顯水資源重要
從前人類迷信,把乾旱歸咎於神明和妖怪,後來才知道罪魁禍首是人類自己。全世界多個國家也遭逢旱災,中國有長江變「乾」影響水力發電;歐洲高溫導致萊茵河乾涸,影響航運業;印度乾旱也威脅到全球糧食供應,為全世界帶來實質的經濟損失。
綠色和平:核電、天然氣被列為綠色能源,歐洲議會開環境「倒頭車」
淘汰化石燃料、擁抱可再生能源是紓緩氣候惡果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惟歐洲議會近日卻「開倒頭車」,通過將同為化石燃料的天然氣及危險核電定義為「綠色能源」之一,容許投資者投資相關項目時,可獲得等同投資可再生能源的優惠,包括低息貸款、國家補助等。這個決定到底是自救,還是自掘墳墓呢?
以生命換生計:亞洲民工的灼熱勞動
從香港、東京以至倫敦、紐約,各地持續受酷熱煎熬。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建議,人們應留在室內及使用冷氣機,以免中暑,甚至死亡。但對於數百萬正在亞洲多國,工作於地盤、船廠、礦山、工廠及農園的外勞,炎夏乘涼乃奢侈之舉。為免口停手停,他們只能長期暴露在戶外高溫和潮濕環境,以生命換取生計。
有種熱更加致命 —— 濕球溫度
印度北方平原受連串熱浪侵襲,其中多達 2,000 萬人死於持續高於攝氏 35 度的濕球溫度(wet-bulb temperature)—— 這種異常的高溫加上濕度,造成難以散熱的環境,是小說中的「情節」,如今卻因氣候變化而成為「現實」,甚至會愈發常見。受此致命天氣威脅的,恐怕是我們的子孫一輩。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前景十分悲觀
聯合國轄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詳細報告,論證氣候變化如何威脅全球,英國廣播公司(BBC)就扼要整理出當中五點。
【美國天災】龍捲風更多更強,歸咎於氣候變化?
上週五晚,美國中西部遭受連串龍捲風吹襲。在災情最嚴重的肯塔基州,大量房屋及基建被毀,死者恐會破百,小鎮梅菲爾德(Mayfield)更將近夷為平地。氣象學家及氣候科學家們憂慮,這個「歷史性」的極端天氣之夜,反映氣候變化正在加劇龍捲風的威力。但要證明兩者的關係,並不容易。
規佬:減少碳排放,減到出現能源危機?
減排當然動機良好,但是也同時催生了一場能源危機。驟眼看來,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所以有必要先行理順脈絡,說明一些「因為,所以」。
【變形記】氣候變化加劇,動物快速進化求存?
氣候變遷令自然災害肆虐,棲息地退化。過去數十年,科學家一直監測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發現高溫會導致物種體型縮小、失去生育能力,甚至完全絕種。最新研究指,在水循環失衡及極端天氣夾擊下,許多動物正改變身體部分位置的大小,以協助調節體溫,在極短時間的演化中掙扎求存。
為何美國人明知天災多,偏向災區搬?
水淹紐約地鐵站的影片,早前在社交媒體瘋傳。在美國,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並不止於此,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兩州受颶風吹襲,近百萬人斷電斷水;山火迫使數萬名加州居民逃離;田納西州至少 20 人死於山泥傾瀉…… 氣候變化持續,危機只會更大。但為何愈來愈多美國人,明知有天災,偏向災區搬?
擬為熱浪命名的原因
不少人對山竹、天鴿、海高斯、浪卡等颱風或熱帶風暴名稱並不陌生,面對有名有姓的風暴來襲,人們已懂得做好防風措施。希臘近年經常受山火及熱浪威脅,當地專家開始提出將命名及分級機制套用於極端炎熱的天氣。雅典國家天文台認為,此舉有助於公眾及官員進一步了解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及早為此做好準備。
綠色和平:氣候危機關你事!咖啡迷要特別留意
打開 IG 搜尋「咖啡」,總會看到一張張精緻的文青打卡照,再配上一大堆 hashtags:「#chill」、「#coffeelover」等開朗活潑的字眼。不過,未來咖啡或需加上的新標籤:「#notavailable」。這是真實的存在。殺死咖啡的,正是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
【極端美國】西部山火連連,東部暴雨成災
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愈趨明顯,單在美國,近日便有「西部山火,東部水災」的情況。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俄勒岡州南部的靴筒山火(Bootleg Fire)已成今年首場燃燒範圍廣達 20 萬英畝的山火。但與此同時,美國東部近半個月以來,正抵受高達 1 呎的降雨量,暴雨已淹浸賓夕凡尼亞州部分地區。
護瞳行動︰氣候變化會成為眼科醫療的下個危機?
儘管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環境危機與眼疾所影響的,同樣是社會中最脆弱的一群。
綠色和平:一個個不想破的「紀錄」 全球必須立即應對氣候危機
人類活動已令全球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上升約 1°C,接踵而來的,將會是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減少、破紀錄大火等災害。各國應盡全力拯救危機,切勿待氣候災難準備吞噬自己時才來後悔。
綠色和平:回顧 2020 氣候大事 展望更宜居明天
疫情肆虐全球一整年,不少人類活動因而停擺多時,但氣候危機並未停竭。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指出,雖然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 4% 至 7%,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仍然再次刷新紀錄;更估計今年可能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今年各地仍頻頻出現各種極端天氣,就讓我們回顧並記住這些氣候災害,在新一年進一步關注氣候危機,實踐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