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工作取代論」時,經常誤會人類勞力會被工具取代,但事實是人類從來沒有被取代。現實一直發生的是技術取代技術,工具取代工具,然後懂得使用新技術和新工具的人,取代使用舊技術和舊工具的人。
職業
|共47篇|
曾詩敏:做自己人生嘅老闆
回想自身過去十載的職業生涯歷程,大概比「freelance」和「slash」這些「浪潮」興起前,早一點點就轉型,那時不知哪來的勇氣,但契機出現,同時內心有強烈的渴望製造所需空間,創造想建立的東西和模式,便走上了這條最近前同事形容我為「第一代 freelancer」的路。
緬甸政變後,他們成為了「河流清潔工」
自緬甸軍事政變以來,歐美國家實施一波波經濟制裁,加劇緬甸經濟危機,國內失業率攀升。不少民眾失業後轉行做「河流清潔工」,每日在受污染的河流和溪水收集塑膠物料,這份工作已成為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亞洲女性打破職業界限、爭取平等與財富增長
波士頓諮詢集團(BCG)今年的數據顯示,亞洲(除日本外)女性的財富每年增加 2 萬億美元,到 2026 年將達至 27 萬億美元,整體增長為全球之冠,更為史上首次,亞洲女性的財富總和超越北美以外任何地區。除了受社會結構及政策轉變、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等帶動,還因為有更多亞洲女性投身以往由男性主導的行業。
用電競推動 STEM 教育
電子競技已日漸變得專門,每年培訓出大量職業選手。而對電玩的熱情,更可助弱勢青年找到以往沒想過的職業路向。有學校及公司就以電子遊戲作為引子,向學生提供專修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科目的機會。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體育裁判嗎?
無論是過去抑或現在,足球比賽總會出現種種爭議誤判,即使近年國際足協引進大量新技術,例如「視像助理裁判」系統(VAR)和門線技術以提高執法透明度,爭議依然存在。有科學家就幻想體育比賽可以行得更前,以人工智能取代裁判,消除爭議背後的人為因素。
【被看見的需要】用維基百科推廣女性科學家
名不經傳的科學家應如何讓大眾知道?英國一位物理學家就想到為女性及少數族裔科學家編寫維基百科條目,令更多人在翻查維基時,有機會了解以往所不知道的科學家及其工作。
海明威索取雙倍稿酬,編輯握手應承
究竟作家收多少稿酬才算合理?美國前雜誌編輯 Terry McDonell 出版的著作談及美國文壇稿酬升跌,指出大文豪海明威曾經憑藉自身名氣,索取雙倍稿酬,雜誌社卻總是滿足其要求,其稿費經常被視為文壇天花板。
高溫戶外工作,工會推動立法自保
歐洲在剛過去的夏季受熱浪襲擊,一些地方更錄得超過 40 度,戶外工作者在酷熱天氣下持續工作,面臨中暑風險,有工會呼籲當地政府必須立法,設定停工的最高溫度,以保障戶外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
黃宣游:如何定型通才?
「能一直創作,能以自己的創作養家,這就是我的理想。」在電視台的一個設計節目訪問當中,我脫口說出這句樸實卻困難的總結。回想起來,確實也就是筆者多年來的心聲。
薪水不及最低工資:英國刑事大律師工潮
近日,愛丁堡清潔工人進行大罷工,企圖以垃圾圍城的景象向僱主施壓,卻有港人移民主動執垃圾,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在大通脹的年代,英國罷工浪潮又豈止愛丁堡清潔工。過去半年,由大學職員到鐵路工人和巴士司機都相繼罷工,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刑事大律師也勢將加入罷工運動,事關他們的起薪點甚至可以低於最低工資。
茶里:關於用創作賺錢這回事
「你做網絡創作?那能維生嗎?」這是我在香港做創作時,聽過最多的話。
舞蹈員的艱辛:不搶眼的努力
近日有演唱會發生意外,導致舞蹈員嚴重受傷,引起各界關注舞者職業安全問題。事實上,舞蹈員對舞台表演尤其重要,能夠令歌手的演出更豐富、更具爆發力。與明星偶像同台表演的時刻看似璀璨,但背後付出的努力及面對的困難,甚至比歌手更多,美國網上雜誌 Mental Floss 就有專文羅列專業舞者的艱辛。
被標籤的後果:幹無聊工作即無能?
判斷一個人是否無聊,有人會從對方的工作與嗜好入手。不過,「無聊」有評定的標準嗎?一些令人覺得枯燥的職業或興趣,在部分人眼中可以有趣;人們對無聊本身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或會導致先入為主的偏見。早前發表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PSPB)的研究表示,一旦被人定型為無聊,會帶來負面人際關係後果。
從古埃及說起:一段人類理髮史
2 月 22 日,香港政府決定延長和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將會關閉髮型屋至 4 月 20 日,令很多市民感到彷徨。大部分人只要一天活著,頭髮都會一直生長,理髮師也因此是世上最古老的職業,故事可以從古埃及說起。
日本電競專校湧現,培育職業選手
遊戲市場研究及分析公司 Newzoo 估計,全球電競市場規模在去年突破 10 億美元,2024 年更會超越 16 億美元。作為遊戲大國的日本,發展卻相對落後。想要急起直追,系統性培訓不可或缺。近年東北地區便陸續開設專門學校,全國首間電競高中亦於今春開課,從中孕育職業選手,以及相關人才。
錫蘭肉桂現工人斷層
肉桂在西方大致可分為「肉桂」(cassia cinnamon)與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錫蘭肉桂又稱「真肉桂」,價格更昂貴之餘,亦以香氣濃厚誘人、味道帶甜、質地柔軟而緊密的淺棕色棒身優勝。不過,佔全球錫蘭肉桂出產量約 9 成的斯里蘭卡,正缺少有經驗的剝肉桂皮工人。
陶傑:不如去英國揸貨車?
英國政府準備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出短暫工作簽證,招聘緊急重型貨車司機。很多人認為,若香港 BNO 持有人來到英國,找不到工作,可否開重型貨車應急?
【Soul Monday】突破傳統限制,阿富汗唯一女導遊
疫情摧毀全球旅遊業,很多人被迫另謀出路,忍痛放棄多年夢想。23 歲的 Fatima Haidari 卻在行內堅持至今,希望帶更多人欣賞家鄉的美景和遺跡,並以自身經歷激勵其他女性勇於活出自我。因為她是阿富汗這個封建保守的國度之中,首名且唯一的全職女導遊。
不讀商科選理科的年代
疫症出現 1 年以來,流行病學家不斷追蹤並預測病毒進程、生物化學家積極開發疫苗、醫護人員長期留守崗位,為病人作診斷、治療及護理。若論武肺大流行尚能為人們帶來甚麼好處,定必是疫情期間辛勤工作,且貢獻良多的科學家正影響著一眾學子未來的職業取向。著名物理學家 Brian Cox 甚至預測,流行病將創造出「新一代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