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

|共21篇|

【年輕勢】快速、奢侈、揮霍:年輕新世代為何這樣花錢?

歐盟有超過 1 億人口年齡介乎 10 至 34 歲;美國 3 分之 1 人口為 Z 世代和千禧一代,以其為首的家庭年度支出達 2.7 萬億美元,約佔總支出 30%。年輕一代不但具消費力,還展現新的消費模式 —— 沉迷虛擬世界,但講求貨真價實和品味;既要便捷的無縫購物體驗,又要彰顯個性 —— 品牌正了解該如何定義下一個消費主義時代。

年賺幾多錢才能幸福?

無論「辛苦搵嚟志在食」或者「賺錢買花戴」,花錢享受能讓不少人快樂。在充滿銅臭的世界,幸福免不了跟收入扯上關係。過去有研究指,當人們的年收入達到 7.5 萬元(美元,下同)時,幸福感會趨於穩定,再多的錢也不會有太大改變。不過近年也有研究挑戰這個數字;亦有人認為,錢與幸福的關係,似乎取決不同人的身份、心態。

節儉是美德,更是最「潮」生活方式

中國「清零」至上,經濟難免受創,尤其打擊年輕勞動力。16 至 24 歲人口失業率達 20%,部分仍有工作的也要減薪。統計顯示今年首 3 個月內,38 個城市的平均薪酬下跌 1%。青壯年男女只好告別爆買、豪食、高消費的「小資」生活,重新推崇節儉這種傳統美德,甚至在網上掀起一股低成本生活熱潮。

紳士大哥:移民外國如何由二等公民進化成一等公民?

某些人口中的「二等公民」,說來說去,不就是「因為無錢所以要做下欄工作」。說著這些話的,包括身上早拿了別國護照的既得利益族群,或是沉迷於民族主義但經濟條件差得沒選擇餘地的守舊者。這些人所認識的「生活」,就是在每一件事都標上價錢牌,生命就只剩下單純的金錢數字。

追求財務自由,先從小學習金融知識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FIRE)近年成為亞洲年青人的目標。加上疫下工作不穩定、生活成本高昂等問題,促使人們轉以投資工具賺取更多收入,希望終可掙脫金錢束縛,隨心所活。但不少人為求更高回報,在缺乏基礎知識下胡亂投資,反離財務自由愈來愈遠。有學者就希望向年輕一輩教授金融技能,讓人從小學會管理資金,以應付日後所需。

方俊傑:911 算命律師 —— 注定不會太討大眾歡心

導演拍得相當克制,連一些理所當然會激動人心的場面也輕輕帶過,更不用說可能更富戲劇衝突的元素,例如律師跟政府跟富人集團的角力,簡直是避得就避。這齣電影注定不會太過討大眾歡心。相對於教育電視心靈雞湯,大家還是喜歡看到我指住你個頭狂鬧,你捉實我對手掙扎。對不對?

新世代金錢觀:賺多賺少,我都敢說

事無不可對人言,但連收入也是?「華爾街日報」發現,在 1980 年代及 1990 年代出生的人,亦即是所謂的千禧世代,對於個人財政狀況,包括薪金、房租、債務、投資,都較過往幾輩人表現坦蕩,賺多賺少也不再羞於談及,樂於跟同儕分享和討論。而這種心態上的改變,好處遠超所想。

「小氣男協會」成立,抗女尊男卑?

約會費用,該由誰付?現時在尼日利亞,不只理所當然讓男方全包,部分女性更會索要現金及昂貴禮物。今年初,有人在社交平台成立名為「小氣男協會」(Stingy Men Association)的群組,供同路人大吐苦水。各方「兄弟」隨即一呼百應,甚至揚言要改變這種約會文化。但對於這場另類平權運動,當地女士不以為然,甚至提出反駁。

永恆命題:金錢可買到快樂?

很多人都希望財源廣進,也有人認為心中富足就好了。在中學中文課,很多學生都做過一條經典議論文題目「金錢愈多愈快樂?」;有些人會認為錢賺到某個位,人就會開始麻木,也有人指出「金錢無法帶來幸福」。然而 2021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最新一份研究就指出,收入愈高的確令人更快樂,即使高薪一族亦都如是。

Neo: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 —— 談戀愛前,先來講錢

這套劇就是如此現實,貼地得讓人忘了這是戀愛劇。尤其是中段一場為猿渡而辦的歡迎會,後輩板垣平日省吃儉用,只為存錢養家還學債,卻被上司抓來自費應酬,偏偏還是兩小時任飲,而自己卻不會喝酒,怎樣想都只覺虧,可是又不好拒絕。相信每個不愛交際的打工仔,看到這裡肯定大有共鳴。

鄭立:現金流 —— 人類是為了生活而理財,還是為了理財而生活?

這遊戲提倡的理想世界中,人類就是不娛樂、不生育、努力賺錢,盡快獲得財務自由,否定一切其他行為,把賺錢發大財變成了唯一的價值。人類是因為生活而理財,而不是為了理財而生活,在這點上,可謂是本末倒置了。

紅眼:「億男」—— 富豪陷阱,金錢遊戲

由窮光蛋變成「億男」,一夜之間攀上天堂,一朝醒來又跌落地獄。天降橫財,卻遭朋友夾帶私逃,幾億獎金最終一毫子都沒剩下來。一男四出尋訪他的其他土豪夥伴,卻發現他們每個人都財迷心竅,口說一套,心裡另有一套,人前人後神鬼難辨。表面上,他們都已經看穿金錢遊戲,各有一套所謂的經驗之談、財富理論,結果當局者迷,自打嘴巴。有人扮演風光的人生教練,實則神棍一名,有人淪為賭徒,又有人是守財奴,玩弄別人也騙死了自己。金錢囚徒大都口徑一致,認定世間一切皆有定價。人有價錢,時間有價錢,連建立一個夢想,發一場夢,都可以標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