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共107篇|

移民到天涯海角:英國最偏僻人口聚落

移民英國,香港人首要考慮適應問題,期望有社區照應、有良好就學和就業機會。如果按此標準,英國富拉島(Foula Island)相信是最不切實際的選項 —— 島上只有 30 名居民,對外聯繫不穩,沒有商店供應日用品,被視為英國最偏僻人口聚落,島上還沿用著古老的儒略曆。

Moyashi:科學節日觀

強制禁止的措施多數有反效果,而且畫面不好看 —— 如果中國政府在乎的話。反正今時今日的聖誕節,消費噱頭多於宗教目的,用焚琴煮鶴的方式消滅浪漫,說不定可透過「掃興」來達到反節日的效果。政府可以派出街宣車或者派發傳單,把沉醉在節日浪漫的大眾拯救出來。

一齣數百年歷史的劇目,挽救一套快將失落的語言

在歷史長河之中,有無數弱勢族群被強鄰同化吞噬,其背後的文化和語言亦隨之失落。不過,也有很多人拒不認命,以文化戰線守護自己珍而重之的價值。在英國,藝術家們就透過一齣數百年歷史的劇目「祈禱集」(Ordinalia),嘗試拯救古老的康和語(Cornish)。

Moyashi:不戰鬥的話,就無法活下去

如果文化作品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2000 年代日本的生存遊戲訴說了一群沒有夢想也沒有目的的年青人,不得不面對現實,在衝突下抉擇的過程。而韓國的魷魚只用了一集時間就齊人再開始遊戲,這個過程是給觀眾適應的,因為角色們根本不需要額外的理由,生活本來就是戰爭。

要得諾貝爾獎,先要離日赴美?

90 歲日裔學者真鍋淑郎榮獲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令日本在「獎排榜」繼續領先其他亞洲國家。新首相岸田文雄隨即發表賀詞,各大媒體亦爭相報道「日本人得獎」。但不少日人批評這全屬叨光,因為真鍋早就赴美留學及定居,甚至入籍美國。更有評論質疑,日本並非做研究的好地方,科學家若要有所成就,不出走不行。關於這一點,真鍋又是否認同?

鴻若遠:「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為消費者微調口味的西式唐餐

記得 90 年代中,我接觸到的外國人,幾個都跟我提起這本書說好看。那時候我總不以為然想:老外懂甚麼中國歷史?老子還要你來推介?受這種無知的傲慢,以及民族自尊心受傷的愚蠢影響,我當時刻意沒看。現在才讀,感覺像意外懷孕後才初次邂逅,是種難以名狀的詭異。

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如何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不只生物會滅絕,其實很多語言也正處於瀕危的狀態。面對周邊強鄰,一些民族會被兼併、同化,其語言亦會被淘汰而消失。要挽救文化,除了在政治層面推動,只要在生活做好自己,活出自身所屬的文化,或者會有轉機出現。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了一個有趣故事,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曾幫助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搶廁所、制高點:通通都是印度地位的象徵?

根據世界銀行去年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印度在 190 個國家當中排名 63,位置不上不下的其中一個原因,或是政府内部繁文縟節過多。在成為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前,Kaushik Basu 曾在 2009 年起替印度政府工作 3 年,期間留意到這個龐大的官僚機構中,有些「有趣」的規矩和做法。

東京奧運的奪目紋身,日本社會的禁忌

看東京奧運,各有各重點。有人專注留意選手的精彩表現,有些人只顧盯著球衣隊服,甚至是紋在他們身上的各種圖案。像香港女飛魚何詩蓓及跳馬王子石偉雄的背部,就有奧林匹克五環的紋身。大小紋身「亮相」奧運場上,並非近一兩屆才有的事。但今次由日本做東道主,意義又有點不同,只因當地人對此文化的偏見,比紋身更加難以清除。

兩韓統一無期,融合中心作用有限?

在首爾西部住宅區一座樓高 7 層的新式大樓,一小群脫北者與南韓居民一起演奏手風琴、製作裝飾品,以及學習種植的技巧。這幢大樓專為使北韓移民加速融入南韓社會而建,期望為未來兩韓統一做好準備。但兩韓人民表面上看似融洽,背後仍有不少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

古巴雪茄文化:聽著名著,捲出經典

古巴雪茄的質量,曾被專家評為世上之最。很多人認為,這歸功於當地的陽光、土壤和濕度,還有源遠流長的捲煙技術。但雪茄廠裡的朗讀者(Lectore),可能也是重要推手。他們每天都會「開咪」,唸出小說、新聞甚至星座運程,讓工人們邊聽邊捲煙,成為古巴文化的獨特一面。

挽救低生育率:尼日利亞婦女何以平均生五個?

中國實施「三孩政策」以挽救持續下滑的生育率,但「兩孩政策」施行數年都未能扭轉跌勢,新政策成效備受質疑。要刺激生育,不妨研究生育率稱冠的西非,人口升幅驚人的尼日利亞,每名婦女平均生 5 個孩子,究竟是政府提供誘因、抑或其他因素鼓勵當地人生育?

後電視年代:如何談電視文化政治

5 月 21 日,ViuTv 的「Error 自肥企画」迎來了最後一集。過去三星期,該節目成為香港的全城熱話,不單內容輕鬆諧趣,更能喚起人們深刻反思,令不少港人看到香港電視業的一絲曙光。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的新傳系教授 Elana Levine 曾經撰文,講述大家在「後電視」年代,可以如何探討電視文化的政治。

封閉的復活節島民,如何延續社會?

南太平洋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以巨大石像聞名。12 至 13 世紀波利尼西亞人(Polynesians)抵達這座孤島,成為日後島上的拉帕努伊人(Rapa Nui)。直至 18 世紀荷蘭及西班牙探險家先後抵達為止,島民一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獨木難成林 —— 美國一眾人類學家近日發表的研究,便探索島民在探險家來到前,如何延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