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香港瘋狂作戰 —— 異國的時間與地理距離

A+A-
「香港瘋狂作戰」電影劇照。

在 1960 年代,東寶曾經夥拍藝員事務所渡邊製作(渡辺プロダクション),以每年幾部的速度拍攝了大量歌舞喜劇,後來被統稱為「瘋狂電影系列」(クレージー映画)。主演的都是植木等一眾班底,劇情大同小異。基本上每部都是以不同的時下流行為噱頭,角色們胡鬧闖禍,最後總是錯有錯著,然後以大團圓方式收結。系列中有幾部列出香港拍攝,但直接以香港為噱頭的,只有在 1963 年 12 月上映的「香港瘋狂作戰」(香港クレージー作戦)。

「香港瘋狂作戰」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堆餐廳因為都市開發而被迫遷,面臨失業的一眾角色盡地一鋪,索性借錢來香港開日式餐廳,途中經過無數胡鬧及波折,最後成功闖出一番事業。劇情本身不太講究邏輯,但其實沒有甚麼所謂,觀眾入場是為了看放鬆腦袋的喜劇,也為了當時仍相對罕有的香港外景。雖然你看得出為了節省成本,電影大半都是室內景,尤其餐廳、旅館之類的地方必定是日本的廠景。比較有趣的一幕,是眾人在大街上載歌載舞宣傳餐廳開張,結果被警察抓走 —— 相信這一段需要封路才拍得成。

由於當年日本出入境自由尚未開放,人們對異國的好奇,只能透過外境拍攝的電影來滿足;圖為「香港瘋狂作戰」電影劇照。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左右,日本出入境自由尚未開放,即使 1964 年解禁,付得起出國費用的國民也少之又少,所以對異國的好奇,只好透過外境拍攝的電影來滿足,「香港瘋狂作戰」就是乘著這股「觀光電影」的浪潮上映。

文學學者四方田犬彥回憶自己曾在小學時期看過此電影,他說劇情幾乎都忘光,殘留的印象只有尾段一幕,男女主角於天台上快樂地談論美好的未來生活,背後能看見廣闊的大海。在那大團圓結局餘韻中出現的海景,大概是淺水灣。四方田說他對香港回憶的原點是「英女王頭像郵票」、「印有夜景的名信片」,以及「白晝的海景」,而對於沒有經歷過 60 年代的香港人來說,可能都持有差不多的印象原風景。

「香港瘋狂作戰」表現出 60 年代日本大眾對香港的想像;圖為劇照。

如果「觀光電影」是忠實反映當地的刻板印象與異國情調,那麼「香港瘋狂作戰」是表現出 60 年代日本大眾對香港的想像:繁榮、交雜、充滿機遇。那個戲中的香港對我們來說,其實與當年的日本觀眾同樣陌生。而你會發現,戲中的印象,與今天香港人對 60 年代的追憶沒有很大分別。在更瘋狂的現實下,當年所謂的「瘋狂」原來並沒有很狂,反而有點可愛。

在文化的想像中,時間與地理的距離可以是同一回事,都屬於象徵「非當下」的表象。這種想像也可以是某種自我的指涉,正如「觀光電影」誕生於日本小康社會對外國的好奇,以及日本往外發展的冀望;我們對老香港的追憶,除了反映出對即將消逝事物的不安,還包含了確保身份認同的歷史連續性的希望。

20 世紀英國小說家 L.P. Hartley 在 The Go-Between 中,透過小孩的視線追憶逝去的維多利亞時代。正如小說那著名的開首:「過去即異國。」(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欣賞一部關於香港的老電影,也許與出國觀光相距不遠。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