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總有些作品系列長得令你覺得不可思議,故事可能已經以同一種模式重複了無數次,但仍然穩定地有人買帳。這不計算創作者更替過、以及跨媒體的作品,例如「特務 007」或者「哥斯拉」電影系列等,這些雖然都被算成同一系列,但嚴格上每一部都是不同創作者的成品。筆者單純指同一作者筆下的作品,可以長年重複被消費的現象。
這些作品許多都是有地域限制的,例如「海螺小姐」、「烏龍派出所」、「哥魯哥 13」和「美味大挑戰」等,在日本國內可以生存數十年,即使平常不會看動畫漫畫的人,也起碼會聽過名字,幾乎等同社會常識的一部分 —— 這就是日本所謂的「國民級」。然而這些作品即使有翻譯版,也不會在海外有多受歡迎,頂多只有部分熱愛動漫或日本文化的人認識。
觀看作品不一定是欣賞故事,「觀看」可以是其意義本身。正如一家大細新年到戲院看電影,目的不過是聯誼,電影好壞不是重點,所以新年檔期才養活了那麼多爛戲。觀看連載了數十年的漫畫、播放了幾個世代的動畫,目的也可以是為了重新確認「國民級」的常識 —— 換句話說就是「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為自己群體的身份認同補習一下。
於是地區間的流行落差反映了社會記憶與身份認同的距離,而觀看作品就是確認身份的方法之一。霍布瓦克(Maurice Halbwachs)認為所謂的集體記憶,其實是現代社會為了穩定和印證身份認同及歷史連帶感所衍生的儀式行為,所以集體記憶的變化也反映了社會群體的質變。數十年的漫畫連載成為了某種工具,透過觀看就能確保歷史時空的連續性,證明自己是群體成員 —— 或者「國民」,視乎你怎樣詮釋。
不過精神上師承塗爾幹(Émile Durkheim)的霍布瓦克,理論框架中沒有「個人」。死在納粹集中營的他,也無緣看見情報社會的誕生。個人不一定根著於地緣社會,去中心化的媒體結構也容許我們跨地域建立文化社群。所以即使多冷門的作品也有讀者群,而這些讀者群又可以藉著電子平台建立文化認同。
於是日本的國內流行作品也可以成為海外讀者的集體記憶,而被命名為「聖地巡禮」的動漫文化旅遊也成為了日本觀光國策的一部分,每年帶來可觀的外匯收益;旅遊行為本身也成為了另一種儀式,用來印證文化身份的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