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災後五日」—— 點揀都輸的兩難抉擇

A+A-
劇集「災後五日」劇照。

對香港人來說,適逢這幾年天地巨變,因此對 2005 年吹襲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的颶風卡特里娜(Hurricane Katrina),造成超過萬人死亡、百萬人流離失所,以及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之自然災害,恍如是幾生幾世之事。別說 17 年前,即使是 4、5 年前活躍的政黨名字,今天的年輕一代也可能都記不起。可是對美國人來說,它是一場噩夢的代名詞。

今年 8 月,Apple TV+ 推出了「災後五日」(Five Days at Memorial)的劇集,它是根據曾獲普立茲獎「調查性報道獎」得主 Sheri Fink 的作品「在紀念醫院的 5 日:風災重創醫院中的生與死」(Five Days at Memorial: Life and Death in a Storm-Ravaged Hospital)所改編。

故事講述因卡特里娜來襲,導致有大批傷患及附近居民湧入紐奧良紀念醫學中心,加上狂風暴雨引發供電中斷。在資源不足下,醫院大樓氣溫高達 41 度,讓筋疲力竭的醫療人員被迫作出各種生與死的抉擇。職員和原有病人,與新湧進來的避難者之間,又充滿矛盾和猜忌,構成這個氣氛一觸即發的兩難故事。

劇集幕後班底也強勁,由憑「被奪走的 12 年」(12 Years a Slave)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 John Ridley,與「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編劇 Carlton Cuse 聯手共同開發。它如同迷你劇「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hernobyl)一樣,這個災難劇集亦算是一個迷你劇,目前上線了 5 集,每週 5 更新 1 集,共 8 集。雖然目前未看到結尾,但此劇實在精彩,讓人不禁想找原著來看。

劇集聚焦在醫院管理層,及負責與紐奧良聯絡的醫院總公司之職員身上。如同著名的電車難題一樣,各人都面對著各種道德難題,好像醫院本應盡量接收傷患,可是當有無盡的求助者時,到底要在甚麼時候落閘,阻止外面的人進來?

讓求助者流落在外面的水中,可能會讓他們死亡或受傷;可是無限度接收,就代表得分散大量物資,這又會減低了原本已住院的病患之生存機會。

此外,醫院旁邊還有一家護理院,在總公司安排撤退傷患時,醫院主管希望也帶上護理院內的嚴重病患,可是總公司負責的職員卻被上司通知,因保險流程關係,不能帶上非其公司名下的病人,結果行政決定了人的生死。

後來在附近的國民警衛軍,組織了救援隊駕船過來拯救,卻要管理層把傷患分流成 5 種顏色手帶,而優先獲拯救的,並不是病情最嚴重的人,因為他們能夠成功轉移救走的機會已很渺茫,在如此極端的情況下,只能救那些危急,但仍有生存機會的非最嚴重病人。於是,一條顏色手帶就決定了生死。

面對這個殘酷的雙輸選擇,管理層被迫進行天人交戰。加上缺乏電力,許多得靠儀器維生的病人無法得到照料。為了讓他們舒服一點,最後亦只得被迫進行大量安樂死。

17 年過去,這些人性掙扎的故事都埋藏在時間當中。其實在互聯網上要查總能查到,可是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用手指刷 IG、FB 都忙死了,又有誰仍關心 17 年前的文字呢?幸好,透過影像化,這些歷史都被記錄下來了。這也是為甚麼不少政權對於被改編、變成故事化的歷史會大為緊張,因為文字容易淡忘,唯有故事會被流傳。只要故事夠精彩,真相就會不朽,溫存記憶。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