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白噪音」—— 超越正常人性的黑色幽默

A+A-
電影「白噪音」劇照。

傳統上,主要的荷里活電影公司,總會在年底推出有信心於頒獎禮角逐殊榮的電影。串流平台也跟隨相同步伐。像 Netflix,去年年底的主打是「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與「犬山記」(The Power of the Dog)。今年也不是沒有,之前有 Alejandro G. Inarritu 執導的「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Bardo),最近是 Noah Baumbach 的「白噪音」(White Noise)。兩位導演皆是頒獎禮常客,只是,兩齣電影在坊間的反應也平平無奇。

我會說相當合理。傳統電影公司投資的話,要照顧票房需要,框架通常較穩固;放在串流平台的話,有大牌肯「屈就」,可能已經喜出望外,監督鬆一點也理所當然。創作者突然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還不去到盡?可以是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尤其創作者能夠盡情我行我素,隨心所欲,很容易會忽略一般觀眾的口味和要求,變得曲高和寡。偏偏串流平台的觀眾,正正是最多一般觀眾。

如果拿 Noah Baumbach 上一套「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來比較,「白噪音」自然更加難消化。改編 1985 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大學教授一家人,因為居所附近出現火車意外,化學物品洩漏,被要求撤離。對,是可以變成一般災難片的題材,Noah Baumbach 向來只執導自己創作的劇本,突然改編他人的著作,當然不會是看中它的災難片元素。事實上,要為「白噪音」作出一個簡單的定性,不是一件輕易的事。

電影一開場,已經為美國電影的災難場面,提供了一個說法。破壞,是建設,是進步,是樂觀積極。偏偏毒霧災難在「白噪音」中,只是虛驚一場,真正的災難,是人類面對死亡的恐懼,透過一個中年男人與一個中年女人,兩夫婦各自面對死亡憂慮的處理手法,極為戲劇化地呈現出來。那種煞有介事的黑色幽默,接近超越正常人性的情緒反應,風格上甚至完全沒有統一,或者連統一的意圖也沒有。如此取態,說想得到大部分觀眾的歡心?不太可能,但導演在意不在意?我覺得多數不在意。這種情況,在「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也出現。

我是愛看老土故事的老土人,喜歡「婚姻故事」,對「白噪音」也實在沒有太大感覺。給我選擇的話,看美國中產的中年危機,可能情願看多次「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看對物質主義或過度消費的嘲諷,可能情願看多次「搏擊會」(Fight Club)。可能跟電影質素無關,只是純粹覺得導演再一次找來愛將 Adam Driver 上陣,未免過於勉強。上一次在「婚姻故事」的演出當然亮麗,但今次看他假扮有個大肚腩,努力裝出是個廢中便辛苦。不過,做人要公平一點,看「白噪音」的宣傳或者包裝,大概也知道是甚麼一回事,還抱有錯誤期望,以為是一齣易入口娛樂片的話,是觀眾的問題。導演下一套作品,是跟太太 Greta Gerwig 齊齊為 Barbie 擔當編劇才高風險。你以為 Barbie 一定是套爆谷片?我有 9 成把握不是,然後,必定惹來一片噓聲漫罵。藝術成就再高也沒有用,純粹是跟期望有落差,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死罪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