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心運動:新一場法國大革命?

A+A-
圖片來源:Veronique de Viguerie/Getty Images

馬克龍從競選法國總統開始,從未向示威者低頭過。他與工會對峙,挺過罷工抗議,頂著壓力推行改革。唯獨這次提高燃油稅,令全國自 11 月中起爆發「黃背心運動」。上週末的第 3 輪示威演變成暴力衝突,在巴黎市中心,車輛及商店遭縱火破壞,凱旋門亦被塗污,但不少人說看到革命的影子。外界開始質疑,馬克龍這次會否招架不住?

很多示威者及政客對暴力衝突表示遺憾,譬如 39 歲工人 Romain 說塗鴉是「表達自我的方式」,但認為「燒車就不太好」。但其他人指馬克龍拒絕在燃油稅上讓步,需要為此付出代價。45 歲的 Chantal 任職公務員,與丈夫及兩名子女從東北部的洛林(Lorraine)前來參與示威。她認為「馬克龍的沉默」遇上「合法暴力」。「我每月透支 500 歐元。我們已經 3 年沒有放假。」

英國廣播公司分析,這次對馬克龍構成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戰,因為這些「黃背心」當中,並無鮮明的領袖、全國性的組織或任何政黨或工會參與。它是一場自發、個別和多元的抗議活動。政治作家 Jérôme Sainte-Marie 曾出書分析法國人口結構轉變,他形容「黃背心運動」的參加者:「他們都是法國的大多數,拚命工作以求糊口,卻常在月底入不敷支。」

Sainte-Marie 指出,這些貧苦家庭及工人階層的大多數,很多來自破敗的郊區,他們打破政黨的界線,令是次運動與由工會或政治組織精心策劃、可以預計的示威不太一樣。「這是一場超越政治分歧的運動,對馬克龍構成危險。」他解釋:「過去的反對聲音分成左右兩派,政權難被動搖。『黃背心』卻是一種超越政治分岐、社會統一的反對力量。」

巴黎 Pantheon-Sorbonne 大學社會歷史學家 Michel Pigenet 亦同意,「黃背心」是一場無分政治立場的反政權運動。他指出:「反增稅運動通常都是右翼問題,但抗議生活成本上漲則為左翼議題。這裡明顯有股意志 —— 就像馬克龍本人 —— 產生一場非左亦非右的運動。」他相信對法國來說,「黃背心」是種自 1789 年革命以來未見的新運動,突顯出「一個嚴重政治性問題」。

「黃背心運動」參與者向假馬克龍高呼「馬克龍,辭職!」的口號。 圖片來源:Alain Pitto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或許更致命的是,「黃背心運動」雖令巴黎陷入混亂,亦有質疑極右分子滲透其中,或被其他政治利益騎劫,但示威者似乎比馬克龍還得民心。民調機構 Elabe 發現,近 4 分 3 選民支持示威,逾半數當初投票給馬克龍的人更對「黃背心」予以肯定。多個反對黨亦公開支持,包括中間偏右的共和黨、極左的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和極右的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

「黃背心運動」知名成員之一 Frank Buhler 強調:「我們不想有任何人利用我們的運動,我們亦不需要領袖。我們需要重新開始,這是我們一路走來的方式。法國大革命是因麵粉戰爭而起,而對我們來說,那便是燃油稅。」但絕大部分人認同,現時運動已並非只為反燃油稅,更多是針對馬克龍的經濟政策,因為中低收入的工人愈發難以維持收支平衡。

想當初馬克龍塑造的形象,是一名憑基層運動支持而掌權的總統,可以消除選民與領袖之間的分歧,在那些對政治感到破滅及疏離的人群中重建信任。但事實上,從競選活動到上台執政,馬克龍一直被批評為過於死板、傲慢、冷漠和階級分明。如今他面臨支持率急挫,加上「黃背心」這場真.基層運動的威脅,接下來將會如何應對?

當局在上月推出一項 5 億歐元的補助計劃,支援低收入家庭的能源開銷。總理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則於上週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理解示威者的憤怒,並維護他們上街的權利,但明言燃油稅及其他經濟政策會持續推行。英國廣播公司認為,法國政府看來不受動搖,或因「黃背心運動」的自發性難以維持。「費加羅報」亦已描繪出一些新興領袖。

再者,至今有效統一反馬克龍力量的多元性,最終可能反成運動的致命傷。Buhler 指出:「現時雖有普遍的共識,但我們缺乏相同的信念。我們合唱『馬賽曲』,高呼馬克龍辭職,這些都是運動的口號。若當馬克龍下台,我們將不再認同彼此。」但他強調:「現時我們手牽手向前邁進,其他的容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