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治國:人工智能會否搶走總統飯碗?

A+A-
圖片來源:Win McNamee/Getty Images

近半年大家都在爭論甚麼職業可被 AI 取代,由記者、設計師、客戶服務到法律顧問,長此下去,究竟總統又會否被取代?原來,確實有人類學論者公開主張 AI 可取代人類領導國家。究竟背後理據是甚麼?技術上又是否可行?

為解答 AI 能否充當政治領導,我們可以諮詢 AI 的專業意見。ChatGPT 對此保持一貫謙卑,強調自己作為人工智能語言模型,「我沒有能力登上權力之位,如國家的總統職位。我只能按照用戶輸入的資料,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對於其他 AI 能否擔此大任,ChatGPT 同樣認為不大可能,並提出憲法限制、道德爭議、難以問責、決策不可預知、決策有偏差及被操縱的風險。

2016 年的 AI 總統競選工程

不過,有些人類同胞對 AI 治國卻充滿信心,遠比 ChatGPT 本身來得更有自信,深信 AI 決策更明智、更有遠見。有民間團體早於 2016 年推舉 IBM 的人工智能 Watson 競選美國總統,Watson 當然沒有任何從政經驗,僅僅在電視智力比賽節目 Jeopardy! 贏過冠軍。幕後團隊為其度身訂造政綱,強調爭取數碼自由、支持網絡中立、監督國家情報局的間諜計劃等。

當年 IBM 官方發言人回應時強調,Watson 不會參與當屆總統選舉,將優先專注其他工作,如協助醫生改善醫療保健、協助教師改善教育質素等。雖然整個競選工程近乎鬧劇,參選政綱亦非 Watson 自身提出,但幕後團隊不純粹為惡搞而惡搞。提出計劃的數碼藝術家 Aaron Siegel 不滿當屆候選人,繼而主張 AI 能夠「基於對全球經濟、環境、教育、醫療保健、外交政策及公民自由的影響,為任何決策提供最佳選擇」。

當年還有一位自稱「超人類主義者」的總統參選人 Zoltan Istvan,以追求人類永生為政綱,更同時支持 AI 執政,聲言 AI 總統不會被說客收買,不會受個人情感左右,「不再有現在白宮那樣的裙帶關係」。關注科技應用非牟利組織 Humanity+ 主席 Natasha Vita-More 同樣揚言,終有一天會出現「後人類」總統,即是沒有人類肉體的領導人,譬如一個上傳到電腦的人類思維。這類論者相信 AI 領導可在不足 30 年內出現。

怎知道總統沒有被黑客騎劫?

姑置勿論這些主張是否過於樂觀,要 AI 有足夠智能擔任總統,絕對不是智力比賽冠軍可應付。曾經為美國太空總署研究機械人的教授 Illah Nourbakhsh 接受政治雜誌 Politico Magazine 訪問指出,美國總統所要面對的問題,通常是制度上最棘手難纏的問題,「近乎沒有先例可循,必須要以最創新的思維應對」。

如此一來,按歷史數據生成結果的 ChatGPT 不會是理想候選人,只有具備甚或超越人類所有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才可勝任,即類似科幻故事常見的全能型 AI,但這種先進 AI 技術尚在研發階段。縱然近年 AI 發展突飛猛進,但不少科學家認為 AGI 仍無法在可見將來成真。

即便 AGI 技術成真,要 AI 治國還有大量技術障礙,譬如說 AI 難以為自己的決定做解釋,偏偏總統掌控著生殺大權,決定關乎無數人的命運,因此釐清決策背後理據相當重要,這衍生新研究領域「可解釋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I),就 AI 決策展開追本溯源的調查。

再者,人類要如何避免 AI 總統遭黑客入侵,怎知道 AI 總統沒有被敵國操控?當前 AI 所學會的人類偏見問題,未來能否得到解決?這都是潛在的根本問題,也正正是 ChatGPT 當初提出的最大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