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共144篇|

更聰明的未來機械人

人類開發機械人與人工智能的時候,往往以自身的邏輯思維為主要藍本。雖然現行方式的確為世人帶來不少舉足輕重的技術,但也漸漸遇到了瓶頸。近日科學界就出現兩個突破性的研究:一個令電腦的運作更像人腦,另一種則借鑒其他物種,嘗試突破人類的中央思維方式。

STEM 教學:用玩具學習編碼?

幾年前,香港政府教育局開始推動 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政策,市面上出現各種 STEM 教學課程,包括補習班、網絡教學和遊戲軟件等,更有不少聲稱適合兒童學習電腦程式編碼(coding)的組裝玩具,讓小孩從小接觸和熟悉編碼語言。為此,Vox 就刊文分析 STEM 玩具的興盛和未來趨勢。

希臘神話的機械人學

隨著科技進步,AI、機械人將在人類生活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人與機械的關係、人如何自處等問題,縈繞人心,成為道德倫理的新課題,除了由科幻作家艾西莫夫提出、經典的「機械人三大法則」外,或許亦可從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作出借鑒,重新思考現代人在世界的位置。

權威沒落,社會如何重建信任?

民無信不立,「信任」是令社會暢順運行的必酬品。只是,當戰爭即和平、暫緩即撤回等小說「1984」般的 Doublespeak 愈加普遍,謊言歪理橫行,公眾不得不字斟句酌,「信任」就變得愈來愈稀缺。如何重建信任,導正社會歪風,讀一讀於牛津大學任教的 Rachel Botsman 所寫的「信任革命」,洞悉現代社會的「信任模式」轉變,或有助益。

你的面貌,不再只是你擁有

正如雜誌「大西洋」寫道:「當你進入咖啡店,或會預料自己的談話被人偷聽,但當你的蹤跡突然變成研究內容的數據,且永遠存留在網上,事情就不同了。」當我們在「學術研究」的名義下,被記錄的一舉一動,在渾然不知時成為科技公司的資產。這是否意味我們的隱私,都不再為我們所擁有?

Moyashi:讓 AI 畫漫畫?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邪道。但對消費者而言,說不定沒有所謂。起碼這在廣告業已經成為潮流,不會有人堅持執字粒印廣告。「爆漫」的故事中,這種做法也得到市場成功,在商業上無法否定其可行性。只不過是劇情上的安排,在精神毅力論下被強迫自爆。

藝評:「蛙人」—— 為科技而科技,在虛擬實境中消散的想像

本年度香港藝術節加入許多認識新奇的節目,一改以往較傳統保守的挑選劇目策略,例如離奇作業劇團的「蛙人」就從鏡框式舞台來到牛棚,將科技融入舞台演出。演出有時嘗試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讓觀眾潛入主角的童年回憶。

數碼年代,紙製地圖為何仍然重要?

相信很多人出國旅行,都會依靠 Google Map 之類的電子地圖,前往任何目的地,只要簡單搜尋即有答案,沒有翻遍地圖卻一無所獲的煩惱。但紐約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Meredith Broussard 指出,雖然紙製地圖確實式微,但不代表電子地圖有絕對優勢,在認知科學研究上,紙製地圖還是有難以取代的優點。

李衍蒨:失火「天堂」—— DNA 進步的代價

本年 11 月中,加州天堂鎮的山火肆虐。經過火舌洗禮後,整個城市都滿目瘡痍。當地兩所大學裡面的法醫人類學教授都馬不停蹄,開始到火災現場搜索人體骨骸,務求可以帶回殮房,利用 DNA 技術去企圖鑑識死者身份。同一時間,亦有超過百人志願團隊加入去進行搜索,希望可以加快鑑識腳步,令受影響家庭早日脫離傷痛。

網絡諜戰真的打起來了?

為何這條未經證實的傳聞,立即引起巨大關注,風傳千里,言之鑿鑿?因為這件事恰好符合世人對於網絡安全的擔憂。如果電腦主機板可以植入類似的間諜晶片,則所有終端硬件譬如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和伺服器都不能倖免。而網絡世界正在無限擴大:譬如家電、全自動汽車,甚至大型工業機器,無不存在網絡安全漏洞。

江皓昕:「人肉搜尋」—— 屬於鍵盤神探的時代

「人肉搜尋」說的就是網絡尋人,父親透過網絡足印,尋找失蹤女兒的下落。電影說的是一個紮實懸疑故事,奇在全片以「由頭到尾發生在電腦桌面上」的方式呈現,觀眾看著的就是父親使用的電腦桌面。於是我們看見了許多滑鼠的晃動;傳文字訊息時,明明打了字,卻見到對方輸入,所以立即又刪除的欲言又止;FaceTime 時的不經意自拍,看著手機鏡頭時的憔悴和無助。

Moyashi:迷失東京

假如你處身於大城市,許多設施都已經半自動化,可以讓你不開口的情況下維持生命。例如有提供電子售票機的餐廳,讓你看圖自行點餐;部分大型超市設有自助結賬櫃台,連被問有沒有積分卡的機會也免去。遇上真人結賬的情況,大不了保持沉默,店員也不會強制你回答,照打出來的銀碼付錢就是。最麻煩的是貨品在收銀處的後面,只能用身體語言搭救,所以會出現有外國人在便利店為了買炸雞而扮雞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