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

|共52篇|

拉丁美洲微型單位湧現,是年輕人的悲歌?

香港樓價高昂,偏遠地區的小單位也索價幾百萬。上車艱難,公屋輪候時間最長達 30 年,不少年青人只能租住劏房,或工作多年仍與父母同住,欠缺私人空間。在拉丁美洲大城市的年輕人,同樣要捱貴租和受超長通勤時間之苦。一些地產商抓緊商機,興建大量微型單位,售予大學畢業生和年輕專業人士。但是長居狹室,真能愜意生活?

江皓昕:「燒失樂園」—— 世界的爛攤子,年輕人執屎

今天,不止是韓國,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還不一樣,手機上的新聞訊息日日新鮮日日甘,光怪陸離的世界叫人無法詮釋。不論是房屋、就業、抑或任何其他的社會問題,都是一個無解的僵局,未來不見得會好轉,面對缺乏希望的將來,年輕人都是束手無策,不是無力,而是無感。上帝拋出了謎題,上一輩交出了爛攤子,年輕人唯有執屎。

青年不再愛做愛?

日本有所謂「草食男」、「草食女」的「無性趣」一族,引申出國家「少子化」的問題。但現時即使在美國,青年性慾減退的現象亦逐漸浮現出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 1991 至 2017 年的調查發現,在高中時期有性交經驗的青少年,比例由 54% 降至 40%。即使是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亦出現類似問題。何以當代青年變得不愛做愛?專欄作家 Marisa Bate 於英國「電訊報」撰文,解釋新一代性愛倒退(sex recession)的現象。

修補世代差距方法 —— 向青年派 10 萬?

雖然本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全民派錢爭論,已漸告落幕,但派錢仿佛已成社會每年定期的討論話題。同時,派錢的呼聲無處不在,除在香港有人提出外,日前英國智庫組織 Resolution Foundation,亦發表報告建議政府派錢,旨在扶助新世代的年輕人,以收窄他們與年長人士的世代差距。

看不懂時分秒針的一代

從時鐘上認識時間,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因這算是計算上的小訓練,時鐘上只有 12 個數字,而不同指針所處的位置,代表不同的數值。只要熟習,一望便知現在是甚麼時間。但時移勢易,新世代已經開始無法直接從傳統時鐘得知正確時間,當他們考試時要望時間剩下多少,卻望著一個讀不懂的鐘,只會徒令腎上腺素飆升,影響表現,所以英國有學校決定將試場上的時鐘,換成有明確數字的電子鐘。

給已成年的你:一個讀少年小說的理由

「哈利波特」、「吸血新世紀」、「飢餓遊戲」‧‧‧‧‧‧以青年為主角的電影受眾廣泛,不僅風靡青少年,成人亦是其捧場客。上述的電影,皆基於小說作品改編,包含著青春元素的小說,多屬「青年文學」。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搬上大銀幕,全因它們廣受不同年齡人士歡迎。也許有人認為,青少年玩意就是青少年玩意,成人不會喜歡。據一項 2012 年的調查顯示,青年小說的讀者中,成人讀者佔 55%;這些故事除了寫給青少年,也給成人看。

日本旅遊新趨勢:韓國年輕人成主力,愛關西勝東京

根據日經 Nikkei Business 調查,今年 1 月至 6 月,造訪日本的外國觀光客將近 1,400 萬人,比去年同期成長 17.4%,超越中國成為最大觀光族群。更有趣的一個新趨勢是:東京已不再是首選,大阪、京都等關西地區的吞吐量正大幅上升。這些增長中,最主要的來源是 30 歲以下的韓國年輕人。他們平均的消費金額雖然較中國低,但在飲食和娛樂服務的花費上,都高於中國觀光客,顯示比起購物,他們似乎更著重好的美食與娛樂體驗。

壓迫、怨恨、同歸於盡:日本社會的隨機殺人

上周日,神戶市郊一條村內,26 歲無業青年刺死同住的外祖父母,並以金屬球棒將母親擊至重傷。但比起日本常見的倫常慘劇,此案更為複雜及可怕。因為死傷者中,還有兩名村民,加上青年被捕之後,據報曾說「是誰都好,就是想襲擊人」,看來更似是隨機殺人。新潟青陵大學大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碓井真史為此撰文,分析這類案件的凶手心理,並提供防範慘劇重演的建議。

紐西蘭青年自殺率高企之謎

Netflix 早前推出美集「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探討學生自殺及校園欺凌等青少年問題,旋即引起全球關注及爭議。一些專家表示憂慮,擔心年輕觀眾看完「有樣學樣」。紐西蘭政府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該劇列為 RP18 級別,禁止未成年人士獨自收看。何以當局如此著緊?因為該國的青少年自殺率,高得令人震驚。

「隱蔽新聞」:日本隱蔽族的喉舌

在日本不論繁華多姿的都市或寧靜怡人的地方鄉鎮,每一個街區都可能無聲無色住著若干隱蔽族(引きこもり),他們足不出戶斷絕與外界的溝通。社會對他們的認知僅來自半真半假的新聞、電視劇和鄰里謠言,因而大眾蔑視有之,愛莫能助有之,自以為是強行破門而入的「支援團體」也有之。幾名隱蔽族因此創辦報紙「隱蔽新聞」,代存在感幾乎為零的族群發聲。

為何投票年齡應調低到 16?

幾歲才算「成年」?單是香港已定義眾多:合法的性交年齡為 16 歲、領取成人身份證是 18 歲、參選立法會議員至少要 21 歲——這顯示,我們對於「足夠成熟」的年紀有不同理解。然而,香港與多個民主國家的門檻一樣,要登記作選民必須年滿 18 歲,暗示低於 18 歲則「不夠成熟」。現在,「經濟學人」提倡,有鑑於各國日趨下降的青年投票率,合法投票年齡應調低到 16 歲。

你有嗎?10 個「青年危機」徵兆

「危機」這回事,從不限於中年。西方學者提出「quarter-life crisis」的概念,意指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生不過走了四分一,但踏入社會幾年後,就已經心生困頓,迷茫徬徨,如同永在青春期。近年,失業、病痛、恐襲、婚姻、不育等問題,困擾全球新人類。「青年危機」一詞,由無病呻吟變成切膚之痛。想知道自己是否其中一員?英國「獨立報」列出 10 種「青年危機」的徵兆,讓你驗證自己是否屬於這個困惑世代。

日本青年:「沒希望最幸福」

香港青年由從前被指責為政治冷感,到今天走在示威人群的最前線。從前日本同樣有「若者不在」論,意指年輕人缺席一切關於政治的討論,即使是 2011 年轟動一時的反核電遊行也未能召喚年輕人。但近年日本年輕人陸續出現於各種示威遊行,甚至有中學生團體帶頭主辦遊行。

如果有一張火車票,你會……咪住,去邊先?

香港政府跟香港年輕人已經無計傾,全送子女到外國讀書的達官貴人,再歌頌獅子山精神及努力就可買樓,只會換來年輕人的一隻手指,當然也是活該。與其搞甚麼太空人分享、奧運隊員唱歌跳舞,不如看看歐盟的新計:18歲即享一個月免費跨國火車證,意念超好!至於香港政府也可照抄,不過咪住先,張火車票去邊的?

日本 U-19 青年十大流行

日本年輕一代流行甚麼?日本經濟新聞以問卷調查訪問 1,000 名 15 至 19 歲的青少年,從 200 項潮流及物品總結出「U-19 流行榜 2016」,結果 30 項潮人潮事潮物顯示,原來不止香港正吹韓風,在日本年輕一代之間也是韓流當道,由 App、化妝品到自拍鏡頭,韓國製造都極高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