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

|共47篇|

各家研發新冷氣機技術,改變能源消耗

開冷氣不甚環保眾所周知,但近年高溫屢破紀錄,光在美國,每年酷暑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比洪水、龍捲風、颱風的加起來更多。堅持不開冷氣超過 10 年的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也笑言:「如果知道自己會死,當然會開冷氣。」改變現時冷氣機的製冷技術,能否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同時減少環境影響?

鄙視冷氣文化的歐洲人,如今轉軚了嗎?

每年夏天愈來愈熱,免不了要開冷氣,但歐洲地區的冷氣安裝率迄今不到兩成,這或許與他們一直鄙視美國的冷氣文化有關。歐洲的住宅與城市的配電系統,原本設計沒有考慮冷氣用電,隨著熱浪侵襲,歐洲家庭開始使用冷氣降溫,這樣對城市的供電系統帶來甚麼挑戰?

如何為愈來愈熱的未來做好準備?專家:運動

熱浪已成為人類無法避免的災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躲於冷氣房中,免受炎熱煎熬。坎培拉大學體育運動研究所教授 Julien Periard 及蒙特利爾大學心臟病研究所博士後 Thomas Deshayes 於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共同撰文,分析人們要如何改變生活方式,身體才能抵禦氣溫持續上升的日子。

有紀錄 20 年來最高溫,南美洲的冬天正在消失

南美洲正值冬季,但智利、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國家近日多次錄得破紀錄高溫,上週初安第斯山脈地區更一度超過攝氏 38 度。氣象歷史學家 Maximiliano Herrera 指這片大陸「正經歷全球從未見過的極端事件」,並且「改寫所有氣候著作」。而氣候變化之下,這種異常有可能會更常出現。

天氣太熱有假放,伊朗人反而仲嬲

全球熱浪持續,天氣熱得不想踏出家門半步,伊朗多地近日溫度升至攝氏 40 度,伊朗政府因應酷熱天氣,8 月初全國放假兩日。突然有假放、可以居家避暑,人們卻似乎不太高興。不少伊朗人將突如其來的假期歸咎於電網不穩和天然氣短缺,不滿政府無心解決問題,令民眾繼續受苦。

地球真的比 10 萬年前更熱?

全球正經歷極端高溫,有媒體甚至聲稱日常溫度已達至 10 萬年來最高,使人不禁疑惑:地球可曾如此熱過?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古氣候學家 Darrell Kaufman,最近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談及有關論述,因缺乏可追溯至 10 萬年前的詳細記錄而難以定斷,並就地球上一次面臨如此高溫提供了一些較可靠的根據。

冷鋪路面可以減緩熱島效應?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氣溫高達攝氏 40 度以上,有攝影記者形容戶外工作宛如地獄,相機和手機要用冰塊降溫以免故障,人如果不慎倒地更有可能燙傷。路面之所以高溫,原因之一是傳統瀝青混凝土吸熱,「冷鋪路面」(cool pavement)這種設計則可反射陽光,減少行人路的熱量,嘗試解決城市熱島效應。

熱浪下,歐洲多國學習西班牙午睡

西班牙傳統午睡 siesta 是當地工作制度一部分,人們會在大約朝 9 晚 8 的上班時間內,從下午 2 時休息至 4 時。過去曾有外國記者藉午睡暗示西班牙人懶惰;早年國內也有人提出廢除這個「壞習慣」。但時移世易,面對熱浪愈趨頻繁且持續,歐洲國家現正重新審視午睡的好處,包括以勤勞著稱的德國。

美國將極端高溫列為「災難」可行嗎?

全球正在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7 月,極端高溫造成的死亡數字持續增加,幾乎比其他自然災害的死亡人數總和更多,但各地政府是否會像應對颶風和洪水一樣應對潛在致命的高溫風險?答案是還沒有。在香港,我們看到天文台在酷熱天氣警告中增設「極端酷熱」級別警惕市民,另一邊廂,美國社會有聲音要求將極端高溫列為「災難」應對。

英國重返煤炭發電的真正原因

隨著氣溫飆升,英國愈來愈多人開始使用冷氣。國家電網近期就為諾定咸郡一所燃煤發電廠開綠燈,結束長達 46 日無煤發電的紀錄 —— 為自 2020 年夏季以來最長時間。此舉遭當地綠色和平猛烈抨擊,但「每日電訊報」有評論將矛頭指向可再生技術,指在高達攝氏 30 度的熱浪之下,太陽能電池板因過熱而無法有效運作。

天氣太熱,保險有得賠嗎?

近日印度遭受熱浪侵襲,北部地區超過百人因高溫死亡。在極端天氣下,印度也掀起對「熱浪保險」(heat insurance)的討論。熱浪保險是甚麼?簡單來說,保險公司會參考衛星數據,若連續 3 日氣溫超出某個水平,就會向受保人支付賠償金。對於受熱浪影響的國家,此新做法能否為民眾帶來保障?

氣候愈發無常,也會影響世界盃?

相信球迷都注意到,今年世界盃的舉辦日期跟過去與別不同。由於卡塔爾極度嚴熱的氣候,這次世界盃要改到冬季進行,大大影響各國聯賽賽程。體育比賽與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息息相關,分別來自舍布魯克大學和魁北克大學滿地可分校的體育學專家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共同撰文,探討氣候變化對未來足球賽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