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

|共176篇|

【斯里蘭卡破產】總統辭職,然後呢?

斯里蘭卡繼上週二宣佈破產後,週六有大批民眾包圍並湧入總統官邸。總理辦公室昨日終於確認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將辭職;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則已於上週六在 Twitter 宣佈將會請辭,於官邸短暫苦中作樂一番後,國民馬上又要面對現實 —— 無論誰掌權,國家經濟都已崩潰,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一帶一路難兄難弟: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

COVID-19 疫情與俄烏戰爭,為世界帶來極為嚴峻的經濟衝擊,部分發展中國家尤甚。與中共關係密切、一帶一路的堅定參與國 —— 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同樣深陷債務危機,其中斯里蘭卡更在 5 月初爆發連日大規模騷亂。學術平台「東亞論壇」就刊登編輯評論,分析是次南亞經濟危機。

加拿大反疫苗令的示威者,正面對網民的起底攻擊

加拿大政府強制美加跨境司機接種疫苗,惹來業界和部分民眾不滿,在 1 月初,有人組成「自由車隊」(Freedom Convoy 2022),以卡車癱瘓首都渥太華的要道,示威蔓延到多倫多、魁北克市和卡加利等主要城市,以及通往美國的大使橋。目前,除了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動用強硬的「緊急法」,該批示威者還正面對網民的起底攻擊。

緬甸政變後誕生的首部文學作品

一年前緬甸軍事政變,多位緬甸作家和詩人都在網上發表創作,為抗爭留下第一身見證,其中不少人被監禁或處決,部分遺作收錄到最新詩集與散文集「摘去新芽不會阻止春天來臨」(Picking Off New Shoots Will Not Stop the Spring),為政變後的首部緬甸文學作品。

以物件傳頌抗爭歷史:美國的示威襟章檔案計劃

在過去,人們要紀錄抗爭歷史,讓後人知道社會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主要依靠文字和影像,而且傾向傳遞一套宏大敘述,例如辛亥革命的成因、經過和影響。不過,西方學界經過多年討論和反思後,容納了更多不同歷史研究方向,例如會了解抗爭者的日常大小事。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就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檔案計劃,收集示威者身上配戴的襟章。

反疫苗令示威:貨車佔領行動正蔓延全球

加拿大強制接種疫苗政策,惹起部分貨車司機及民眾反響,多輛貨車組成「2022 自由車隊」,已佔領及癱瘓首都渥太華多日,迫使市政府頒佈緊急狀態令,至今仍未有解散跡象。同時,多國反疫苗及防疫政策示威者亦嘗試仿傚,紐西蘭昨日就有貨車包圍國會大樓,類似示威相信陸續有來。

表面的和平:哈薩克 10 年民怨爆發因由

本月 2 日,哈薩克石油重鎮扎瑙津有數百名居民上街抗議汽車燃油價格高企。示威浪潮迅即席捲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等全國範圍,據報總統府遭縱火、示威者衝入市政大樓、焚燒警車、武裝人員四出巡邏,更發生槍擊甚至爆炸,局勢惡化之快,甚至令俄羅斯在內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哈薩克,「以實現該國局勢穩定及正常化」。反對燃油價格上漲的地方示威,何以導致國家局勢動盪?或許要從 2011 年說起。

「莫水」伊朗:一場動搖政權的環保抗議

核協議談判中斷近半年後,終在本週一於維也納重啟。但其實最近數週,伊朗正忙著應對國內史上最大規模的環保抗議。11 月 19 日,古城伊斯法罕(Isfahan)就集結了上萬示威者;一週後事件演變成衝突,示威者要面對防暴警察的武力驅散,因而血流披面及被拘捕囚禁,只不過是為了替當農民爭取灌溉莊稼用的水。

基層組織打壓集會 —— 古巴保衛革命委員會

今年 7 月,古巴出現的反政府抗爭,已然在政府禁止集會、拘捕領袖間被扼殺。上週一,警察在首都夏灣拿及其他城市街道部署,以阻止遊行。不同城市居民報稱,政府派遣秘密警察及平民武裝分子到組織抗議活動人士的居所。古巴歷史教授、佛羅里達大學古巴項目主任 Lillian Guerra 表示,週一街頭上甚至出現基層組織「保衛革命委員會」(CDR)成員,務要阻止示威。

Moyashi:愛國無罪

在新中國,「愛國」是唯一被允許的情感宣洩理由,而「反日」是政治現實中最保險的宣洩方式。所以為甚麼地方電視台拍那麼多抗日劇,數量多得不合情理,手撕日本兵之類的劇情也不合情理。但無論多不合情理,這也是最政治正確地讓情緒及想像力起飛的方式。

姊妹情:白羅斯女士對抗不人道監獄

過去一年白羅斯示威浪潮中,不乏女性結伴同行,反對盧卡申科操縱選舉的場面。抗爭迎來打壓,被捕入獄的女性人數亦不少。據人權組織 Viasna 數據庫顯示,從去年 8 月 9 日選舉日至本月 13 日,全國共有 960 名女性被捕,牢獄日子合共 13,648 天。白羅斯女詩人、作家 Hanna Komar 去年亦一度入獄,她在網上雜誌 Eurozine 分享,志同道合的女囚友們如何透過姊姊情誼,捱過不人道的監禁環境。

泰國富家子倒戈:一個無能的首相,有損你的精神健康

泰國去年爆發的反政府浪潮,雖因禁止集會的防疫規例而一度沉寂,但當局抗疫無能引致經濟重創及病逝者眾,令抗爭運動在最近數週捲土重來。29 歲的 Tanat Thanakitamnuay 正是在警方清場期間,遭催淚彈罐擊中右眼而永久失明。暱稱 Nat 的他,其實才倒戈不久 ——「被成為」獨眼民主鬥士之前,這位富家子是知名的保皇派。

Ryan Fung:英國氣候革命能否蔓延全球?

現今國際環保議題,已不再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理想訴求,不局限於純粹科學討論,其中包含複雜的全球化政治博弈與經濟利益鬥爭。今次英國環團率先發動攻擊,料能夠陸續得到全球各地有心人的響應,繼續用血汗推動氣候公義,為 10 月底所舉行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拉開序幕。

黑絲帶日:全球反極權運動

今天是國際黑絲帶日(Black Ribbon Day),不論是黃絲藍絲,也可一同以黑絲悼念納粹德國、蘇聯及其他極權暴政下的受難者。這場如今遍及歐美多國的運動,是在 1980 年代由流亡加拿大的社運素人所發起,以追究 1939 年蘇聯與納粹勾結的歷史責任,令東歐多國流亡人士連成一線,最終更啟發同日著名的「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示威運動。

力圖「修復」國家的青年們

動盪不安的西非之中,加納常被譽為穩定的民主國家,但當地近月亦面臨變數。年輕網民透過話題標籤 #FixTheCountry 在社交平台凝聚起來,意圖向政府施壓,改善社會和民生;運動更走出網絡,發展成上街遊行。背後未知是否「涉及外國勢力」,但無望的將來及無能的政權,肯定是兩大推手。

中資項目為非洲帶來金錢,也帶來示威?

近年,中國大力推動「一帶一路」計劃,矢志拓展在全球各地的影響力。其中一個策略是向各地政府提供低息貸款,又或者以國企名義直接在當地興建大型基建項目,非洲是中資機構投資熱點。有人會認為中資項目可以刺激非洲經濟發展,但四名來自荷蘭、瑞士、美國和意大利的學者在期刊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發表研究,指出中資項目所在地區往往更容易爆發示威。

獨裁緬甸:無望的年輕一代

對緬甸年輕人來說,2021 原本應該是充滿希望的一年。當局開始提供疫苗,疫情漸見曙光,原定 11 月的大選也象徵著該國正向前邁進。但自 2 月 1 日軍方發動政變之後,他們的夢想,頓成噩夢。許多年輕人被迫犧牲前途、健全的身體,甚至生命,以抵抗軍方不義之舉,誓要重奪自由。

10 年後,他們迎來轉型正義第一步

受阿拉伯之春影響,敍利亞民眾在 2011 年年初組織反政府民主運動。運動最終演變成武裝衝突,內戰局面仍持續至今。根據敍利亞人權觀察站的數據,10 年來已有逾 387,000 人因此死亡,數字甚至不包括估計死於監獄酷刑的 88,000 名平民,期間投身政權機器、虐待平民甚至殺人者,一直未有得到應得懲罰。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逃到德國的前情報人員最終被捕,因涉及反人類罪行,日前被當地法院判處監禁 4 年半。這宗案件,令受害者看到公義終能伸張的希望。

Clubhouse:衝破土耳其言論的天花板

在遭中國大陸封鎖之前,語音聊天社交應用程式 Clubhouse 為中港台用戶提供了一個罕有的機會,心平氣和地就香港示威、台獨、新疆西藏等議題表達立場及意見,述說彼此的真實經歷,被譽為內地言論自由的綠洲。無獨有偶,Clubhouse 近日亦因為土耳其海峽大學(Boğaziçi University)示威活動,成為當地言論自由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