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留下來的「地獄之門」,怎樣才能關上?

A+A-
土庫曼地獄之門。 圖片來源:IGOR SASIN/AFP

中亞國家土庫曼的卡拉庫姆沙漠(Karakum Desert),有一個不斷燃燒的火坑 ——「地獄之門」。這個約寬 70 米、深 30 米的火坑燃燒至今超過 50 年,據稱每年燒掉價值 10 億美元的天然氣。從前早有土庫曼領導人提出要永遠撲熄地獄之門,不過如何撲熄、撲熄這個意外造成的景點是否好主意,又有另一番考慮。

蘇聯人不小心打開的「地獄之門」

事實上,地獄之門的燃燒時間存有爭議。有指是 1971 年蘇聯鑽探作業失誤導致,事故擊中一個天然氣洞,墜落的鑽機令下方地面塌陷,為防危險煙霧擴散,蘇聯人決定用點燃的方式消除氣體,結果火一點就持續半個世紀。不過曾進入地獄之門灸熱內部的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探險家 George Kourounis 曾強調,未找到任何跟事件有關的報告或紀錄,只能引述土庫曼當地地質學家記憶,稱塌陷可能在 1960 年代發生,到 1980 年代才開始燃燒。Kourounis 可以肯定的,是前蘇聯時代該處天然氣鑽探作業出差錯,導致塌陷。

土庫曼蘊藏大量石油及天然氣資源,地獄之門所在的沙漠盆地,地質構造中亦有數量難以估量的石油及甲烷為主的天然氣。大量甲烷本身會經由地殼逸出,一旦受點燃,便會持續燃燒。雖然眼睜睜看著天然資源燒掉,但從旅遊角度來看,地獄之門卻成為這個估計每年只得約 6,000 名遊客的國家的重要旅遊景點。

土庫曼前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 圖片來源:John MACDOUGALL/AFP

2018 年,時任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Gurbanguly Berdymukhamedov)正式將地獄之門命名為「卡拉庫姆之光」(Light of Karakum)。不過他本人也曾宣佈要撲熄火坑,分別於 2010 及 2022 年指示專家找出熄滅火焰的方法。他指火坑「對環境和附近居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我們正失去寶貴的自然資源,而我們可以藉這些資源獲得可觀利潤,用來改善人民福祉」。

說了這麼久,實際能怎樣操作?

專家對此看法各有不同。理論上,應先撲滅大火,再阻止氣體滲出地面,例如噴灑快乾水泥可以封住火口,除去助長火勢的空氣。但紐卡素大學能源地質學家 Mark Ireland 對做法有保留,因為甲烷會遁其他途徑抵達地表,然後成為國家的另一甲烷洩漏處。那從根源終止洩漏又可以嗎?Kourounis 相信:「沒有人知道如何做到。」倫敦帝國學院的火事科學教授 Guillermo Rein 建議應從勘探工作著手,找石油工業專家來定位釋出甲烷氣體的地下裂縫,再用混凝土經地下管道泵入破裂處。

但即使找到地下裂縫,阿德萊德大學石油地質學家 Mark Tingay 也不肯定如何確切將之封死,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深入探究,並阻止洩漏」。他指,修復工業洩漏本身就很複雜,修復地質外洩問題更龐雜,充滿未知。例如大型爆炸裝置雖然可以藉爆炸去除氧氣、止熄工業井的火災,同時使釋放甲烷的破裂處塌陷 —— 截至 1981 年蘇聯便多次使用核彈來撲滅這些火災。但以地獄之門這樣的範圍,需要的炸彈可能非常大型,卻有機會不起作用。Kourounis 形容這「將是有史以來最蠢的想法」,而且氣體仍有可能洩漏到其他地方。

關上「地獄之門」,理據充分嗎

實際上,談到附近居民的健康,最接近地獄之門的村落早於 2004 年被強制遷移。而即使土庫曼是全球暖化元兇之一甲烷的外洩重要源頭,倫敦大學皇家賀洛唯學院(RHUL)氣候科學家 Euan Nisbet 指,相比土庫曼國內其他甲烷洩漏,地獄之門的根本是微不足道。該國的洩漏問題,同樣源自蘇聯時期放肆而魯莽的化石燃料開採,造成大量氣井、管道及其他場所發生洩漏。去年土庫曼便發生 184 次超量甲烷外洩事件。

Rein 指:「甲烷洩漏很糟糕,但燃燒是件好事。火將大部分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雖然是溫室氣體,但破壞力小得多。以目前的形式來看,火坑並不是真正的甲烷排放源。」Kourounis 則相信,地獄之門引人注目的火焰,在土庫曼政權眼中可能是該國排放問題的尷尬象徵,故「引起媒體和政府的注意」。專家都同意,嘗試關閉地獄之門會非常麻煩、危險,而且昂貴,卻有機會徒勞無功。最好的選擇,可能是甚麼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