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技術、抗震塗料、救災旅館…… 日本防災產業正火紅

A+A-
日本大林組在孟加拉賈木納河架設鐵路橋。 圖片來源:大林組

孟加拉賈木納河(Jamuna River)是世界上著名的「暴洪河」之一,平均流量達每秒 2 萬立方米,加上在旱季和雨季之間,流水量的變動巨大,土壤和泥沙反復沉積和侵蝕,使一年內河床的高低起伏就幾乎將近 10 米。

由於河床條件惡劣,即使想要打入橋墩,也無法採用傳統的施工方法。因此,日本的諮詢公司提出名為「鋼管墩圓筒基礎」的獨家技術,由大林組等公司執行。它們將鋼管樁,像是畫圓圈一樣鑽入約 80 米深的地下,然後排出內部的水和土壤,來建造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地基。

「若是日本的大林組,就沒有問題。」孟加拉方面鐵路橋計劃的負責人接受了提案。雖然在旱季開工,還是遇上了暴雨;每天測量著河水水位和流速,小心翼翼施工,就怕裝載著起重機的浮吊船被河水沖走。

2022 年 8 月,鋼管墩的安裝終於完成,目前已進入下一步,準備要鋪設鐵軌。大林組合資企業工事事務所所長富永圭司說:「即使在開發中國家的惡劣環境下,我們也能夠嚴格確保安全和品質管理,推動項目進展。」

現在,日本在防災與抗災的技術與商業應用,正不斷受到關注。這正是地球氣候變遷導致的結果。

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攝氏 1.1 度。不僅是日本,世界各地都引發了洪水、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根據聯合國數據,從 2000 年以來的 20 年內,災害的發生數量比前一個 20 年增加 7 成。2022 年,全球因災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逾 2,200 億美元。

相對於各國才正要提出減少災損的對策,在日本不僅大型企業,連新創公司也都已準備好將防災相關產品和服務,致力拓展到海外。

今年 7 月,日本經濟產業省以太平洋島國為對象,在東京舉辦了商貿配對活動,共有 75 家新創企業參與,其中防災技術也同樣引起關注。

東京新創 Aster 正在開發一種塗料,加入了特殊的混合玻璃纖維,能增加建築的抗震性能;不需要專用設備,只需像油漆一樣上漆,即使在開發中國家也能以低成本引入。這項產品已獲得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及菲律賓政府的協助,在當地公立學校進行相關耐震實驗。

Develop 的貨櫃旅館,緊急時可作救災用途。 圖片來源:株式会社デベロップ/X

另外,為了降低各國投資的門檻,原本只有在緊急時刻利用的救災產品,已經發展為通用(Phase-free)產品,不論救災還是平時都能運用。例如,原本從事倉儲等業務的 Develop,從 2018 年開始推出「救災旅館」(Rescue Hotel),提供可移動的貨櫃式旅館。

救災旅館是由貨櫃建成的房間,內含必要的家電和床鋪,災害發生時用拖車運送到災區,能出租為臨時住所;平時風平浪靜時,貨櫃則作為旅館,可安置在主要道路旁的空地,也可根據需求增減房間數。

因為經濟效益太低,一些鄉鎮市區難以吸引商務旅館入駐,則紛紛改向 Develop 招商。目前救災旅館在全日本已有 67 個據點、超過 2,200 個貨櫃房間;逾 120 個鄉鎮市區與政府單位與 Develop 簽訂了災害時的合作協議。疫情期間,貨櫃也曾充當暫時的醫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