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行為學:透過調節人們行為來控制疫情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這次武漢肺炎危機蔓延全球,世衛警告各國要為「全球大流行」作好準備。在學界,不單單是醫學和公共衛生領域,不同範疇的專家都運用自己的知識,嘗試分析疫情和找出應對方法。我們知道疾病不只是醫學問題,也是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的問題。除了上述學科,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也可以在抗疫戰上扮演重要角色,只要改變人們的一些小動作,就可以幫助控制疫情。

兩名哈根函授大學的公共政策學者 Kathrin LoerBenjamin Ewert,就在 2019 年編寫了 Behavioural Policies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一書,探討政府可以怎樣把行為科學的概念,融入衛生政策。誠然,市民大眾的健康與日常行為息息相關,最明顯的例子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毛病。醫療體系只能提供治療服務,很難扮演預防疾病的角色,人們終究要自己調節飲食習慣,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同樣地,人們的一些行為動作,亦可能會把傳染性疾病的疫情擴散開去。英國醫學記者 Anjana Ahuja 於 2019 年在「金融時報」撰文分析伊波拉疫情,她寫到人類的錯誤行為,跟病原體同樣具殺傷力。即使研發出對付伊波拉的疫苗,也要糾正民眾一些行為,例如接種疫苗和求醫的習慣等。剛果民主共和國當地約 25% 人依然不相信伊波拉病毒的存在,有 32% 人不相信官方機構;美國醫學網 STAT News 也分析指,肯亞的肺結核問題嚴重,部份原因是當地人民不肯求醫,又或者未完成療程就離開。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公共衛生教授 Peter Hall 近日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提醒大家,改變一些日常小習慣,就可以有效控制武漢肺炎疫情。他列舉了 8 點:

  1. 勤洗手;
  2. 咳嗽和乞嚏時遮蓋口鼻;
  3. 避免與患者接觸;
  4. 每日清潔手機熒幕兩次;
  5. 避免觸摸臉部;
  6. 把口罩留給有需要的人(現時加拿大不是疫情嚴重的地區);
  7. 有病徵就自我隔離;以及
  8. 繼續維繫你的社交網絡,以了解新資訊。

這些建議,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但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是知易行難。而且人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習慣,選擇吃甚麼、做甚麼,一個社會也難以立法強制人民不能觸摸臉部,又或者每天要清潔手機熒幕多少次。

然而,民眾健康不單單是個人的事,也會影響整個公共醫療體系和政府的資源調配。要調節人們不健康的行為,政府主要有幾項法寶,第一是透過規管、取締,強制禁止一些行為,例如禁吃某些動物;第二是以稅收或者援助,鼓勵一些行為,例如香港的煙草稅和免費大腸癌篩查計劃。第三種是近年外國新興的「輕推理論」(Nudge Theory),透過一些小設計,細微地改變人們的決策環境,引導他們做出更理想的決定。「輕推理論」的經典例子是人們在阿姆斯特丹機場的男廁小便池底,貼上一張蒼蠅狀的貼紙,用家因此無意間瞄準貼紙,有放貼紙的小便池尿液溢出因此減少 80%。另一個例子是一些國家實行器官捐贈退出制度,公民自動註冊成器官捐贈者,若要退出則自行申請,最後器官捐贈的比率大增。

不同醫學專家,例如 Loer 和 Ewert 就認為,各國應該更廣泛應用「輕推理論」;Ahuja 則指世衛沒有行為科學的視野,沒有專家研究如何以輕推形式,糾正民眾的習慣;STAT News 的報告指出,肯亞當地的機構,透過手機短訊輕推一下,人民求醫的比率就大增了。我們也不妨思考一些小玩意,用輕推的方式,讓市民勤洗手、勤清潔手機和別去觸摸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