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一種情境互動的結果

A+A-
恐慌性進攻,是克服緊張和恐懼的常見辦法之一,卻是一種無法阻止的暴力,施暴者會無力停止自己當下的行為。 圖片來源: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暴力就是暴力」,在過去個多月,由 6 月 12 日警察開槍鎮壓示威者、7 月 1 日示威者衝擊立法會、7 月 7 日的旺角黑夜,甚至出現九龍灣大漢連揮 13 拳,香港充斥所謂「暴動」、「暴徒」。港人對暴力的意思似乎了然於胸,只是在現實中,暴力的出現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美國社會學家 Randall Collins 的「暴力(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以微觀、社會學的方法,研究暴力如何在社會發生,啟發讀者去了解各種暴力的性質。

作者貫穿全書的思想是:「沒有暴力的個體,只有暴力的情境」。身處的情境塑造了人的情緒和行為,單純以人的類型、種族、家庭環境、教育程度等個人特質,無法完全解釋為何暴力會出現。即使是慣常使用暴力的人,其實也只會在特定情況下出現暴力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暴力是罕見的,也不會自動發生。大部分時候暴力其實只是虛張聲勢,尤其是當在場雙方勢均力敵,虛張聲勢更是頻繁出現的技倆。

「暴力」以微觀、社會學的方法研究暴力如何在社會發生;圖為書封。

緊張、恐懼經常充斥於前線衝突之中。在荷里活的戰爭片中,士兵經常一往無前奮勇無懼開槍殺敵,只是現實中,敢於對敵開槍的士兵遠少於電影和想像。有研究指,二戰僅有 15% 的前線士兵曾經開槍,而效率最高的部隊亦只有 25%,大部分士兵會陷入喪失行為能力的情況,逃跑、失禁等被視為懦夫的行為並不罕見。因為人類先天的心理所限,只有切斷個人感知、無視儀式性團結後,才能實踐暴力。

人要實施暴力,前提是要克服衝突情境中出現的緊張和恐懼,而較常見的解決辦法有二:攻擊弱小的受害者,以及恐慌性進攻。恃強凌弱,身穿制服挑釁手無寸鐵的人「隻揪(單挑)」或「成副武裝 full gear」攻擊弱小受害者的情況,相信港人屢見不鮮。而恐慌性進攻的概念則較少人理解。

恐慌性進攻出現的情況,通常有幾項條件,包括:持續一段時間的緊張、恐懼;不知敵人的藏身之處;強烈懷疑周邊環境、平民將發動突襲;終於發現敵人的瞬間;狂熱的破壞渴望等。當相對消極的等待結束,其中一方終於做好準備展開全面衝突,緊張和恐懼便會支配前線的情緒,做出平靜思考時不會採取的行動,繼而演變成恐慌性進攻。

大規模對峙形成緊張情緒,一旦人群分散成小組、露出弱點後,會導致情緒突然釋放。大部分發展成醜聞的警察暴力事件,都帶有恐慌性進攻的特質,而且「恐慌性進攻是一種無法阻止的暴力」,施暴者會無力停止自己當下的行為,進而使用過度的暴力。因此,軍隊、警察等現代社會的壟斷性武裝力量,一旦失卻專業、不受制約,受到自身情緒影響,發洩先於一切,便容易出現向記者平民開槍、圍毆等令人髮指的暴行。

暴力是一種情境互動的結果。要徹底根除暴力、社會上每個人行為均符合規範,毫不現實,大眾只能了解箇中的互動過程,並借助不同的方式應對不同的暴力情景,避免受到暴力傷害。面對個體的暴力如是,面對制度的暴力亦然。Be water, my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