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即男,紅即女,是從何而來?

A+A-

上商場、餐廳的廁所時,人們靠貼在門上的男、女圖案外,亦根據圖案上的藍、紅色分辨男女廁。然而,何以藍色象徵男性,紅色代表女性?同樣地,男孩子的玩具、衣服亦多有藍色,女孩的則以粉紅色為主。事實上,顏色本身並無「性別」,一切取決於人,賦予顏色何種「性別」;久而久之,形成集體先入為主的印象。因此人對顏色的定型亦非一成不變。以藍與粉紅為例,紐約時裝學院博物館總監 Valerie Steele 指:「在 18 世紀,上流社會的男孩與女孩,分別以穿粉紅及藍色為主。」原因在當時,粉色被認為是男孩的顏色。

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執行總監 Leatrice Eiseman 闡述:「在舊時的商品目錄及書籍中可以看到,粉紅色是為男孩而設的顏色」、「這與其母色(mother color)紅色有關。紅色色彩強烈,予人鮮明活潑之感,儘管淡化為粉紅,它仍然是男孩的象徵色。」1918 年,名為「嬰幼兒部門(The Infants’ Department)」的雜誌上,更有專欄作者解答母親的抉擇,並指男用粉紅、女用藍乃社會普遍:「因為粉紅色是一種清晰及豐富的顏色,所以更適合男孩。」

男女商品用色逆轉的端倪,可見於上世紀 20 年代。據 Steele 形容,此時美國各地商家在顏色對應性別的描述上,各持不同意見。「曼克頓的 Best & Co 及芝加哥的 Marshall Field,以粉紅色作為男孩的顏色,但曼克頓的 Macy’s 及費城的 Wanamaker’s,卻認為粉紅是屬於女孩的顏色。」歷史學家 Jo Paoletti 認為,二戰後男穿藍,女穿粉紅的「規則」開始主流化,至 80 年代固定。而實際上,為顏色重新「定性」,是出於「性別常態(gender normal)」的營銷策略。當零售行業成功說服顧客,藍色衣服象徵男子氣質、女性則應襯以粉紅,為了符合定型,顧客就會傾向購買特定的產品 —— 從生產和銷售角度來看,這一套自有它的道理。

然而,將性別與特定顏色聯繫,長此下去,則發展成大人操控小孩的觀感;藍等於男,女等於粉紅的觀念深植下一代心中。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兩名研究員早前發表於學術期刊 Sex Roles 研究顯示,人們可通過向兒童表達某顏色代表的性別,影響兒童對該色的觀感。是次研究找來 126 名 5-7 歲兒童,男女以混合方式分為兩組,各自選擇玩具。工作人員向實驗組描述,綠色是男孩的顏色,黃色則代表女孩。結果顯示,沒被告知顏色與性別關係的對照組中,小孩們只是依個人喜好挑選玩具;實驗組的小孩則會依照自身性別,男的選綠色玩具,女的選黃色玩具。

由此可見,人對色彩的觀感,往往可以被他人操控,只要某個觀念成為主流,則可能影響下一代。Eiseman 亦持相似意見:「一般來說,年輕一代本身並沒對某些顏色帶性別上的偏見,這也許是上一兩代人所造成的,他們的想法是:粉紅色只適用於小女孩,男孩不應穿粉紅。」不過,主流對粉紅色的「偏見」,或許有望改變。Eiseman 指男性穿著粉紅色衣服的情況正穩步增長,製造商生產的粉紅色 Polo 衫,已使其在男性中,成為流行的顏色。Paoletti 亦希望改變人對顏色的定型,就像今天,即使穿著黑衣外出,亦不會有人認為一定與喪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