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ED 屏幕,藏著諾貝爾化學獎成就:量子點

A+A-
2019 年柏林國際電子與創新博覽會 IFA,韓國 Samsung 展示 QLED 8K 屏幕技術。 圖片來源: Emmanuele Contin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今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分別為美國化學家巴文迪(Moungi Bawendi)與布魯斯(Louis Brus),以及俄羅斯物理學家葉基莫夫(Alexei Ekimov),以肯定他們發現和研究「量子點」(Quantum Dots)的成就。這些只有人髮 10 萬分之 1 直徑的納米粒子,究竟如何為我們帶來最新一代 QLED 電視屏幕技術,更令納米科技未來變得可能?

納米科技的起源,可追溯到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Richard Feynman)在 1959 年的實驗,以及 1980 年代類似美國工程師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的納米理論推演。然而,直到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取得技術突破,第一波納米科技才得以誕生,巴文迪、布魯斯與葉基莫夫正是幕後功臣。

1980 年代,俄羅斯出生的葉基莫夫首先發現劃時代的「量子點」;美國的布魯斯繼而發現這些晶體可以在液體中浮動,並加以利用;法國出生的巴文迪則開發出技術,以量身訂做不同形態的量子點,開創更多的商業和科學應用之可能。

瑞典皇家科學院於 10 月 4 日公佈今屆諾貝爾化學獎結果。 圖片來源:路透社

所謂「量子點」,是具有特殊光學性質的極微小粒子,能夠吸收一種顏色的光,幾乎可瞬間重新發射出另一種顏色,顏色取決於量子點的大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先進技術轉型教授 Andrew Maynard 撰文解釋,量子點愈小,發出的光愈是偏藍;只要量子點稍微放大,但仍保持在納米尺寸,光的顏色則會偏紅。這種令人著迷的現象,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充滿不同大小量子點的試管,散發整個漸變的色譜,從深藍漸變成艷紅。

自 2000 年初以來,這些視覺效果已經用以展示納米科技的創新力量,甚至成為納米科技的象徵本身。然而,量子點不只是視覺上的炫目效果,它實證了透過改變物質的尺寸及物理形態,而不是改變原子和分子間的「化學鍵」,也能夠操控物質與光的交互作用。這種突破不僅重要,也是現代納米科技和量子力學的核心概念。

量子點的實際應用層面

傳統來說,一種材料吸收、反射或發射光的波長,是以其內部原子間的化學鍵決定。舉例說,早期的染料是從如苯胺(Aniline)這類清澈物質開始,然後經由化學反應轉化為所需的顏色。儘管此方法有效,但仍然有其缺點,譬如產品在化學鍵退化後,顏色也會漸漸變淡,以及可能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

相對而言,量子點依賴半導體材料的微小群聚,它們發揮量子物理的特性,即是以其大小決定吸收與發射光的波長。這種可以調整尺寸的特性,大幅提升光的強度和質素,也提高了抗褪色的能力,並開創了毒性更低的新應用領域。但值得一提的是,量子點並非完全無害,早期版本常使用的硒化鎘(Cadmium Selenide)便屬於有毒物質,因此量子點的潛在毒性與暴露風險,仍然是需要考量的地方。

隨著時間推移,量子點技術在安全和實用層面都有所進步,並且應用到各類產品之中,從顯示屏、照明設備、感測器到生物醫學都見。不過,如今新鮮感可能已稍微褪色,譬如大多數人可能已經不太在意,有望取代 OLED 電視屏主導地位的新一代 QLED 技術,實際上就是量子點技術的顯示屏,屬於量子級的技術躍進。

縱然量子點應用愈來愈廣泛,但這依然是納米技術革命的重要靈感來源,正徹底改變我們與原子和分子的互動。正如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研究人員認為,量子點可能有助未來發展柔性電子產品(Flexible Electronics)、微型感測器、更薄的太陽能電池、加密的量子通訊,意味著我們才剛剛開始探索這些微小粒子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