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生長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儲存在樹木之中。植樹以抗暖化及補償以往砍伐所損失的樹木,策略正確,但實際操作往往與設想有落差。
植樹的方式五花百門,包括重新造林(reforestation,重新種植或自然再生樹木)、植樹造林(afforestation,在至少 50 年沒有生長樹木的地方種植)、增加林木庫存(restocking,增加退化森林的樹木生物質)、農林業(agroforestry,將樹木融入農田或牧場)和城市植樹(urban forestry,將樹木融入大都市地區)。
植樹非新鮮事,而這股對抗氣候變化的潮流,亦選擇了植樹,多個全球和區域性倡議運動正在推動植樹造林和重新造林。2014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通過「波昂挑戰」(Bonn Challenge),目標到 2020 年恢復 1.5 億公頃的退化土地,到 2030 年恢復 3.5 億公頃的土地面積;加上非洲的 AFR100 倡議、拉丁美洲的 20×20 的倡議,估計每年需要 360 至 490 億美元來實現這些復林目標,分析指或可產生相當於 7,000 億至 9 萬億美元的公共利益。
植樹常見於在企業的 ESG 成績表上。顧客消費時,也常見若消費滿指定金額,公司會幫助種植一棵樹的招徠。你的資本消費可以幫助恢愎生態,緩解全球暖化,聽來很動人,但其實植樹不簡單。若把錯的樹種在錯的地方,結果可能弊大於利,因此顧客如希望資助植樹計劃或參與碳抵銷項目,就有必要了解植樹項目的詳情。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今年 9 月剛發表的研究,彙編了 174 個植樹組織的數據集,以確定參與植樹的組織類型、地理位置和植樹方法。他們發現,在過去 30 年裡,相關組織的數量增加了 288%,尤其是營利組織。根據資料庫,自 1961 年以來,這些機構在 74 個國家種植了近 14 億棵樹。
當中,最常見的是建立農林系統、混合樹種和單一樹種的種植園,或輔助自然再生,目標旨在支持當地社區和環境效益。而商業樹種之中,最常見的為可可、柚木、辣木(moringa)、芒果和咖啡。
但這些組織的網站和報告中往往缺乏監測資訊;只有 18% 的組織提及會有監測,只有 5% 的組織提到會測量種植的存活率。因此,在相信公司宣傳的植樹活動之前,顧客最好查看公司有否提供以下問題的答案:
- 樹木種在哪裡?
- 種植地方是否曾遭砍伐的森林?
- 哪個機構負責種樹?
- 樹木是種在本地還是外國?
- 樹木在未來幾年有沒有機構或員工跟進?或者他們只是把樹苗放在地上,便不會再回頭?
- 樹木種植後如何護理?
- 如何選擇種甚麼類型的樹?
- 樹種是當地的原生種嗎?
- 將種植多少種樹木?
- 樹種是否符合多樣性,可以適當維持當地既有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