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共98篇|

【勇者無懼】學生記者上庭,捍衛新聞自由

初生之犢不懼虎,年青人面對強權壓迫,意志有時比成人還要堅定。在印尼棉蘭市,北蘇門答臘大學一個學生網站刊登「女同性戀愛情故事」,引起巨大迴響。參與網站的學生其後皆被開除,他們遂與校方對簿公堂,質疑此舉的合法性。當地人亦靜觀其變,看當局審查制度對新聞自由和同性戀權利的限制。

土耳其政府「焚書坑儒」:清算仍未結束?

自 2016 年軍事政變失敗以來,土耳其政府銷毀超過 30 萬本來自學校和圖書館的書籍;首都安卡拉一條名為「居倫」的街道也被重新命名。200 間媒體和出版機構被關閉,其中 29 間出版社的罪名為「散播恐怖主義思想」;另有 80 名作家被調查和起訴。然而,政府的清算行動並未停止。

大學教育,應否免費?

不少國家均有免費教育政策,但擴展至大學則相對較少。在美國,再次競逐民主黨總統提名的桑德斯,提倡公立大學免學費,卻遭同黨參選人、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 Pete Buttigieg 反對。即使是民主黨內,亦就應否對窮人提供更慷慨的經濟援助,產生分歧。

【Soul Monday】來自威爾斯:歷史性殺入歐霸盃的大學校隊

威爾斯的卡迪夫都會大學(Cardiff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大學足球隊,今季締造歷史,成功殺入歐霸盃外圍賽,或者是第一支大學足球隊參與歐洲的男子洲際足球賽事。若果他們成功晉級到分組賽,更有機會與英超豪門曼聯對碰。

畢業禮上讀出學生名字的意義

每逢畢業禮,學生感受畢業的快樂之餘,還要花點時間聽一堆陌生人的名字。近年香港就有畢業生在自己上台後,與親友直接離場。「大西洋」雜誌解釋,校方在典禮上讀出所有名字,其實是基於尊重,頒予個人榮譽給每個學生。雖然感覺死板,但對於大學生以及其家庭來說,是一個求學生涯的圓滿結果及美好回憶。

全靠造假的學(經)歷,考進美國大學的中國人

假如有 9 萬美元(約 70 萬港元),你會拿來做甚麼?對今天的香港人來說,這筆錢可能勉強夠支付蝸居首期。不過,放在家長手上,則可能有另類「父幹」—— 助兒女入讀美國大學。然而,9 萬美元所支付的,並非學費。雜誌「外交政策」報道,不少家長,不惜花大筆金錢,只望子女能敲進美國大學 —— 的後門。

不滿學術期刊濫收費用,加州大學帶頭停訂

旗下擁有 2,500 份學術期刊的著名出版商 Elsevier,過去一直奉行雙向收費制度,早已惡名昭彰。加洲大學和 Elsevier 展開了長達數個月的議價談判,校方期望只需要單向付費,至少能減少出版或訂閱費用的其中一筆。惟最終談判破裂,加洲大學毅然放棄訂閱 Elsevier 每年價值 1,000 萬美元的學術期刊。

意大利帕多瓦市:現代醫學的起源

解剖不僅是警探破案的關鍵,更是研究生物正常結構的科學。但在過去的西方社會,因宗教、法律及文化禁忌,人體解剖長年備受打壓。直至 16 世紀一場科學革命,這門學問得以全面發展,為現代醫學奠定基礎。當時走在最前線的,正是意大利北部城市帕多瓦及當地的帕多瓦大學。

英國人也開始不讀英文?

讀中文系的人,大抵都曾被問及「中文也需要讀?」或是「讀中文有何出路?」,修讀母語似乎甚易被視作不切實際,撇除中國語文是必修科目,2018 年中學文憑試只有 1,767 人報考中國文學科。無獨有偶,在英國,高級程度會考及大學選修英文相關科目的學生愈來愈少,社論作家 Susanna Rustin 就在英國「衛報」撰文分析現象。

負債的大學生,以及他們讀的負債大學

英國大學的高昂學費,令很多畢業生半生背負學債。但他們或不知道,大學本身也是債台高築。「經濟學人」報道,根據路透社整理估算,英國逾 130 間大學的負債額,從 2012 年的 50 億英鎊,飆升至近 120 億英鎊。在 2016 至 17 年度,出現赤字的大學多達 19 間,遠超於上一年度的 6 間。據說有些大學甚至將近破產,將來或有可能被他校接管。不過,大部分貸款並非花在師資或教材,而是拿去修繕校園。

百年 Bauhaus:政治無法阻礙的設計潮流

一百年前的世界已經很「摩登」,現代主義思潮正盛。德國的 Bauhaus(包浩斯)設計正正誕生於 1919 年,當年大師設計的檯燈、座椅,至今仍堪稱經典,始終不落後於時代,甚至香港人喜歡的品牌「MUJI」其實也是師承 Bauhaus。這股思潮影響深遠,背後故事亦甚有意思。

入學新門路:電競獎學金

以往,沉迷電子遊戲會被視為沒有出息,但隨著有玩家贏得世界大賽吐氣揚眉,並得巨額獎金,精通電玩的形象變得更正面,為精益求精,近年更發展到可組隊參與電子競技(e-sports)。名為「競技」,也意味著其已漸漸提升到運動項目層面。一直以來,大學及中學都會為出色運動員提供獎學金,以鼓勵其為校爭光,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加現時已有不少院校為電競選手提供獎學金,似是正式對電競予以肯定。

職業培訓:教育制度殘缺的環節

但是這種能力導向的理念,引起教師和家長的心理牴觸,他們認為這種分流,其實不是基於學生的個人能力,而是基於其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家庭種族背景,亦即隱含的歧視。因此到了 1950 年代末,公立基礎教育的名譽已漸蒙污,被視為是專門對甚少升上大學的少數族裔,勞工階層子弟的「彌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