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 年大嶼山鹽民起義,被屠殺的香港原住民

A+A-
1875 年左右的香港水上人。 圖片來源:The Print Collector/Print Collector/Getty Images

提到九七,大家會想到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主權移交的大日子,那天標誌著長達超過 152 年的英治時期正式落幕,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時代。其實在 800 多年前,另一場九七事件也曾改變香港命運 —— 原住傜民被屠殺殆盡的「大嶼山鹽民起義」。

12 世紀末年的中國正值南宋時期,雖然經濟尚算繁榮,但政治一片混亂,軍事上積弱不堪。其中權臣韓侂冑把持朝政,在 1194 年迫使宋光宗禪位予其子宋寧宗,1196 年又有所謂的慶元黨禁,大批官員被貶逐;而來自金國的威脅也一直未解除。那時候的香港屬東莞縣一部分,位處帝國邊陲,未受中原戰火所波及,自北宋末年已經吸引一些中原人士遷移到今天新界一帶,包括錦田鄧氏家族。

除了中原人,當年香港亦有原住民,有說法指「居山谷者為畲族,水居者為蜑民」,在山中定居的輋民(即「畲」),相傳是古代百越人的支系,據說善於刀耕火種,今天香港的禾輋、坪輋很可能就是往日輋民的聚居地。除此之外,當時香港亦有蜑民,南宋「嶺外代答」記載:「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蜑民初時主要以捕漁、採蠔和伐木為生,還特別指出「廣州有蜑一種,名日盧停,善水戰」,有人就把盧亭神話化,奉為港人祖先。

除了漁農,輋民和蜑民亦會經營鹽業。香港近海,得天獨厚,早在北宋時期,朝廷就在今天九龍東建立官富場開發鹽田,令當地變得富庶。及至 12 世紀 20 年代,宋室潰敗南逃,北方領土盡失於金國之手。新生的南宋政權要安撫南邊少數民族,以及招募善戰的蜑民入伍,於是放寬私鹽販賣。輋民和蜑民都有參與製造私鹽,文天祥的「知潮州寺丞東岩先生洪公行狀」提到「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郡聚」,大奚山,即今天的大嶼山,就是私鹽重地。

到 12 世紀 80 年代,南宋國庫空虛,朝廷於是想重新壟斷食鹽買賣,1183 年,宋孝宗下詔:「大奚山私鹽大盛,令廣東帥臣遞送節次,已降指揮,常切督責彈壓官並澳長等,嚴行禁約。」政府打擊私鹽,香港原住民的經濟活動只能地下化。到 1197 年宋寧宗時期,有見私鹽活動禁之不絕,廣東提舉茶鹽司徐安國遂派員入大奚山緝拿私鹽商販,並企圖沒收所有私鹽及鹽田。居民眼見生計被毀,被朝廷趕絕殺絕,於是起兵頑抗。

當地人挾持副彈壓官萬登(一說高登),又把其推舉為首領,再轉守為攻。原住民把漁船改裝為戰船,順勢北上直搗廣州城。「輿地紀勝」描述當時交戰:「大奚山之人,用木支格,以釘海港。官軍不知蹊徑,竟不能入。而島民盡用海舟,載其弩攻廣州,州兵敗止,乘潮達城下,州民散避。」香港史學家鄧家宙寫道,朝廷改派錢之望為廣州知府,又抽調福昌延祥寨的摧鋒軍反擊,以火箭強攻,島民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被政府軍鎮壓下來。

那一次事件,南宋稱之為「大奚山傜亂」,成為主流史觀論述,但近年多了香港史學家稱之為「大嶼山鹽民起義」,認為原住民是在反抗朝廷不公義的經濟政策。知名社會學家孔誥烽曾形容事件為「大嶼山屠殺」,事關鎮壓過後,宋軍的後續行動十分血腥,「宋史」記載:「八月辛卯,知廣州錢之望遣兵入大奚山,盡殺島民。」至於具體死亡人數,到今天已難以稽考,不過「續資治通鑑」起義規模「嘯聚千餘人」。事後,朝廷留下 300 官兵駐守大奚山,恐防再生叛亂。

文化研究學家梁啟智在「香港第一課」以蜑民角度反思:「中國傳統文化以土地為基礎,要到水上生活的往往是因避亂、兵敗、被罰而進入大海,本來就是邊緣地帶的邊緣群體。千年以來,蜑族人一直過著被歧視、被流放、被徵召,然後被鎮壓的命運。」而山中輋民,即使宋亡以後,仍然屢被鎮壓和驅逐,慢慢同化成其他民族,例如漢族和瑤族,今天已幾乎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