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文化考古博物館

A+A-
圖片來源:Ricky Chu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李特首發表了任內第一份香港施政報告,在文化政策的部分中,提出建立「文化委員會」統籌政策;擴展演藝學院的規模到大灣區乃至國際;還有設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舉行「流行文化節」等文化活動。

「流行文化節」是甚麼?據指第一階段將會以張國榮、梅艷芳及許冠傑等,70 至 90 年代的明星為主題。起手式很明顯地告訴大家,這個流行文化政策,不是真的要活化任何香港的流行文化,而是重複半世紀前的流行。真正的環保產業從科學園趕到新加坡,文化的環保產業卻大力投資。

除了因為政策制定者還停留在那個年代,說不出其他名字之外,還因為對於香港政府而言,這些老是經常出現的名字夠安全。張國榮和梅艷芳 —— 不妨再加上肥姐和羅文,都是已作古的舊人,死人不會亂說話,反而你可以替他們亂說話。即使如何胡亂代言,本人也無法反對了。你說梅艷芳是愛國歌手,名曲是唱好愛黨愛國?你說了便是。

除了「流行文化節」,計劃中還有相當令人震驚的「流行文化館」—— 也即是以流行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所謂「博物館」的常設空間,一般都是用來展出過去的東西,還在流行的東西頂多只用特別展覽或者臨時活動來呈現。以「流行」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意味著常設展覽都是已經死去的流行。

然而,要展出過去的流行,在沙田本來已經有一個適合的空間:「文化博物館」,現在與「流行文化館」明顯是職能重疊。「文化博物館」本質上是個民俗博物館,展出大眾的文化生活,但由於「歷史博物館」為了某些大人的原因,要避開政治敏感的部分,結果加入大量民俗文化填補空白,結果其部分職能又與「文化博物館」重疊。

如果能夠分開負責的領域,「歷史博物館」專門展示考古資料和地區性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專職大眾生活與流行文化,本應是適合的安排。現在無緣無故弄個「流行文化館」,實質又處於民俗和歷史的邊緣,不如稱作「文化考古博物館」更好。

不過明眼人心裡有數,無論「流行」抑或「文化」,都是掩眼法,重點在於最後的「館」字上。與連粵劇團體都沒有在使用的「戲曲中心」一樣,這是地產項目多於文化項目。有建築就有鈔票,大興土木就等於經濟流轉。錢從何處來不重要,重要的是進去哪一個口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