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還以外:進化中的荷蘭國家博物館奴隸制展覽

A+A-
「夜巡」(The Night Watch)是展覽更新介紹的藏品之一,畫作中是當時阿姆斯特丹的非洲人社區,有僕役、水手及外交使節居住。 圖片來源:ROBIN UTRECHT / ANP / AFP

近年社會爭議博物館應否歸還掠奪所得文物。去年,法國批准歸還過去掠奪的貝寧青銅器藏品;近期則有德國同意歸還 1,200 件青銅器。面對殖民與掠奪等歷史事實,西方國家及博物館除了歸還文物,還有沒有其他選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正舉辦「國家博物館與奴隸制展覽」(Rijksmuseum & Slavery),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史實。

博物館在 1881 年收錄了一件 17 世紀的黃金「狗項圈」。不過,奴隸制展覽策展人 Valika Smeulders 幾年前重新審視館內關於荷蘭奴隸貿易的藏品時,發現所謂狗項圈並非狗項圈。Smeulders 表示:「假如果仔細看看那時期的繪畫,對比那些項圈,會發現這不是套在寵物頸上的東西,而是用在年輕非洲男子身上。」17 到 19 世紀,荷蘭商人向北美、南美洲出售超過 60 萬名非洲人,另外又奴役及出售了 66 萬至 110 萬來自亞洲領土的人。

信息有誤,或當初標注時刻意粉飾殖民背景的藏品,當然不止一件。「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報道指,館方自 2017 年策劃奴隸制展覽以來,策展人一直重新審視館內永久藏品,看看當中有甚麼文物背後故事尚未完整。

The Departure of a Dignitary from Middelburg 為是次展覽更新介紹的藏品之一。新介紹指,畫作顯示,早在 1615 年已有非洲兒童被帶到荷蘭共和國,比荷蘭人積極參與西非人口販賣的時期早將近 10 年。 圖片來源:Rijksmuseum

今年,包括館內聞名於世的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與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作品在內,有 77 件藏品於原有介紹外再加上其他資訊,務求所有藏品都能準確反映歷史背景,供是次展覽觀眾參考。雙重介紹並行顯示,一年後,會列入日後的目錄裡。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成立於 1885 年。Smeulders 指博物館「收藏品來自社會富裕階層、擁有政治權力、經濟能力的人的私人財產。館藏最重要的時期是 17 世紀,正值荷蘭殖民時期開始。」她承認,博物館對處理自身歷史方面進展緩慢。「殖民歷史,尤其是奴隸制,在公共領域經常受爭論,然而教育和博物館未能充分反映這個主題。」

研究人員曾以為,這件 17 世紀黃金頸圈是狗項圈,但對比同期畫作後,發現實際上應為用於非洲男子的頸圈。 圖片來源:Rijksmuseum

歐洲部分博物館近年也重視檢視文物。報道指,比利時的非洲博物館,用 5 年時間翻新後,於 2018 年重開。博物館以批判的角度面對利奧波德二世野蠻佔領剛果一事,並在展品描述中提及比利時殖民歷史以及如何獲得這些藏品。部分機構如德國博物館協會則制定指引,檢視過去通過武力或不道德手段獲得的藏品,指引更要求館方優先考慮與文物原籍地區建立關係,以促進交流,增加對藏品的瞭解。

然而,面對「殖民遺產」,要求歸還的呼聲始終不絕於耳。德國失落藝術基金會文化商品和收藏部門的負責人 Larissa Förster 認為:「歸還是一種糾正、修復過去不公正的方式。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正覺醒並意識到殖民主義及其遺產。」

對於如何處理文物,Smeulders 似乎有不同看法。2017 年籌辦奴隸制展覽時,館方允許攝製組拍攝整個策劃過程。她表示:「很多人聯繫我們,道出他們的意見。每個人都看到我們如何彼此質疑,如何思索應該在展覽中展示甚麼。」館方更在展覽中特別展示 10 個故事,包括當地被奴役的人、奴役者和獲得自由的人,語音導覽亦改由這些人的直系後代,或其他有相似背景的人講述。Smeulders 認為,博物館以這種方式處理文物,不單能把敘述涵蓋範圍擴大,還展示了歷史「不是遠古的過去,人們仍會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段歷史的遺產」。

歸還文物,或者是為了回應過去的不公正,但另一方面是否拒絕接受自己的歷史?怎樣的處理手法才叫正視歷史?Smeulders 相信:「人們的故事,應該化身展覽的一部分。」博物館本身要成為一個包含一切的平台,讓不同背景的觀眾都能自視為遺產的擁有者,並敢於分享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