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

|共165篇|

美國「國防生產法」,等於社會主義救國?

美國總統杜林普援引「國防生產法」,要求通用電氣、3M 等私人企業生產呼吸機及口罩。有本地倡議型媒體稱英美「忽然共產」,並將此舉與社會主義相提並論。誠然,抗疫危急關頭,姓資姓社或屬次要,但動用「國防生產法」,真的代表美國正以社會主義救危嗎?

同盟國的反撲:二戰後納粹軍人的下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慘烈的一章,納粹德國政府有系統地屠殺猶太人,令約 600 萬猶太人遇難。其後,納粹德國敗亡,希特拉和戈培爾等領導人在此以前就自殺了,「蓋世太保」首長戈林等多名高級官員在紐倫堡大審判被處以極刑,有少部分納粹黨人成功流亡到南美。可是,有關一般納粹軍人的下場卻很少被提及,作為獨裁政權的士兵,他們下場大多十分悲涼。

階級分化愈演愈烈,歐盟何去何從?

觀乎近年有關歐盟的公投,選民取向往往按收入及財富區分,階級分歧相當明顯。法國經濟學家、「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堤指出,上層階級往往支持歐盟一體化,下層則相反,原因在於歐盟的自由經濟合作偏袒富裕階層,工人階級則幾近無受惠甚或危及生計。皮凱堤追溯歐盟在 1930 年代的起源,表明歐盟並非只有一種經濟掛帥的未來,階級分化有能力亦有機會解決。

1940 年卡廷大屠殺 —— 真相總會大白

「殺人容易毀屍難」,何況是隱瞞屠殺行為。1939 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入侵波蘭,並俘虜數以萬計波蘭人至村莊卡廷及不同地點,在翌年執行大屠殺。其後將近半世紀時間,蘇聯一直否認大屠殺責任,甚至指控卡廷慘案乃納粹德國所為。然而,對真相的追求終會戰勝謊言,隨著蘇聯崩潰,指證殺人政權的證據亦一一浮現。

諾曼第登陸 75 年:蘇格蘭有何鮮為人知的貢獻?

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局的諾曼第登陸戰,75 年前的今日在法國諾曼第灘頭上演,英美法三國都有大型紀念活動。遠離英倫海峽的蘇格蘭小村莊加里斯頓,最近同樣舉辦回顧展,展示英軍如何在當地備戰,為登陸進行過多場實驗,揭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小灰:諾曼第登陸,五個軍事冷知識

諾曼第戰役發生於 1944 年 6 月 6 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發起的一場軍事行動。透過登陸法國北部城市諾曼第,盟軍意圖打開歐洲西邊戰線,後來更成為擊潰納粹德國的一個重要關鍵。諾曼第戰役規模龐大,而且異常壯烈,經常成為電影電視題材。本文將講述五個有關諾曼第登陸的軍事冷知識。

梵蒂岡 1,700 萬頁機密檔案,將如何披露教廷與法西斯秘辛?

有指控戰時教宗庇護十二世,冷眼旁觀猶太大屠殺,未有竭力制止人道災難。1,700 萬頁相關機密文件及其他檔案,將於明年 3 月公開。有得獎歷史學家為此撰文分析,這批浩瀚文檔有何珍貴之處,並回顧教廷何以為此拉鋸大半個世紀。

第一屆奧斯卡男主角,是納粹推銷員?

1929 年 5 月首屆奧斯卡頒獎禮至今,已有差不多 90 年歷史。手上只要有一個小金人獎座,便代表取得電影業界最高榮譽。然而,首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德國演員埃米爾.傑寧斯(Emil Jannings)名成利就以後,卻因日後被納粹黨相中其名氣,以拍攝電影,成為宣揚納粹主義的一分子。

一份納粹密件重現人間,揭示屠殺北美猶太人野心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近日從私人收藏家手中,購入一份希特拉收藏的機密報告,鉅細靡遺地羅列美國及加拿大各座城鎮的猶太人口數據,足見納粹情報網的神通廣大,亦首度披露出希特拉有對付北美猶太人的野心。

藝評:「傾城無方」—— 七個角色,一種信念

發生於 1941 年的「香港保衛戰」,距今約 70 多年,有多少人還有記憶、甚至不曾認識這段本土歷史?香港話劇團的「傾城無方」以此為歷史背景,時間設置在香港被日軍統治前的 18 日,利用 7 個角色的故事段落構成一齣探索內心的戲劇。

拍賣希特拉遺物,是珍視歷史還是留戀納粹主義?

德國納粹倒台逾 70 年,這段黑暗歷史仍是當今政治忌諱,但在拍賣市場上,希特拉和納粹政權的遺物全部有市有價。面對反猶太情緒高漲、極右抬頭,究竟買賣納粹藏品有何意味?背後買家是甚麼人?他們是緬懷納粹統治,抑或奮力挽救重要的歷史回憶?